第122章 灵蛇盘身惊四座(上)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给雁门关外的山谷镀上了一层金辉。剧组的越野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车轮碾过碎石发出沙沙声响,两旁的酸枣树丛挂满了晶莹的露珠。陈默坐在副驾驶座上,翻看着昨晚整理的拍摄计划:今天拍蛇拳,选的这处盘蛇谷简直是天作之合,你看这溪水边的岩石,天然就像蛇鳞的纹路。

林小羽坐在后排,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体内的盘古精血随着车辆颠簸缓缓流转。经过昨天龙拳的全力施展,他能感觉到气血运行更加顺畅,皮肤下的淡金色纹路仿佛与晨光产生了某种共鸣,隐隐泛起微光。蛇拳和龙拳刚好相反,万师傅在后座翻着另一本线装古籍,龙拳是刚中藏柔,蛇拳是柔中蓄刚,讲究身如蛇形,手如蛇信,步如蛇游

车辆停在谷底的一片开阔地,溪水从几块巨大的岩石间穿过,形成天然的取景框。老张扛着摄像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溪水里,找了个能拍到岩石倒影的角度:小羽,你站在那块青黑色的岩石上,阳光从左侧照过来,能拍出你身体的曲线感,正好契合蛇拳的柔韧。

林小羽脱掉外套,露出里面的灰色练功服,布料紧贴着肌肉线条,却不显紧绷。他踩着湿滑的卵石走到岩石前,纵身跃起落在岩石顶端,动作轻盈得像片落叶——肉身大成后,他对身体的掌控已到了入微的境界,即使在光滑的岩石上也能稳稳立足,足底的能牢牢抓住接触面。

万师傅拿着卷尺测量岩石高度,对陈默说:蛇拳传自南派,最早是福建一带的渔民练的,他们模仿海蛇的动作对付海盗,后来融入少林拳理,才有了现在的体系。你看这岩石高度刚好齐腰,小羽等会儿练蛇形游走时,从岩石上滑下来的动作会特别好看。他翻开《蛇拳精要》,指着里面的插图,灵蛇出洞的起手式,要含胸拔背,双臂自然下垂,手腕微微内扣,像蛇头吐信前的蓄力。

林小羽站在岩石上调整呼吸,山谷的清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他缓缓沉肩,脊椎如蛇般微微起伏,双臂随着呼吸轻轻摆动,仿佛水蛇在水中悠然漂浮。这是蛇拳的基础桩功盘蛇桩,看似放松,实则每一寸肌肉都在细微震颤,保持着随时爆发的弹性。

开始试拍!陈默举着对讲机喊道。

林小羽左脚轻轻向前探出,脚尖点在岩石边缘,身体随之向前倾斜,这是探蛇式。他的右手缓缓抬起,手腕柔软地转动,指尖像蛇信般快速伸缩,带着气流发出轻响——这是蛇拳的吐信手,看似缓慢,实则指尖每一次伸缩都蕴含着寸劲,能在近距离突然爆发。

漂亮!老张的镜头紧紧跟随着他的手部动作,小羽,再走两步蛇形步,从岩石左边绕到右边,注意腰胯的摆动幅度。

林小羽闻言,双脚在岩石上交替移动,步幅极小却步频极快,身体像蛇一样左右蜿蜒。他的脊椎仿佛没有关节,从脖颈到腰胯形成一条流畅的曲线,每一次转向都带着自然的弧度,没有丝毫生硬的转折。这正是蛇拳的精髓九曲连环,通过全身关节的联动,让对手难以判断攻击方向。

万师傅在镜头外讲解:蛇拳的步法讲究滑、钻、绕、拧,你看小羽的脚步,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每一步都踩在九宫方位的节点上,既能快速逼近,也能瞬间撤离。当年南派蛇拳大师陈发科,能在八仙桌下游走自如,靠的就是这地蛇步

林小羽从岩石上轻轻滑下,双脚落地时几乎没有声音。他突然一个矮身,右手如灵蛇般贴着地面探出,指尖擦过溪水里的卵石,带起一串水花,这是潜蛇入草式。起身的瞬间,左手顺势向上撩起,手肘弯曲如蛇颈,掌心朝前,正是毒蛇抬头的防御姿态,护住面门和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