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未干透,剧组的越野车已驶过盘蛇谷,沿着陡峭的山路攀上了雁门关外的一处山岗。这里地势开阔,几块丈高的巨石如卧虎般横亘在空地中央,风从隘口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碎石枯草,带着股凛冽的野气。
“这‘卧虎岗’真是选对了!”陈默推开车门,被山风灌得紧了紧衣领,指着前方的巨石群,“你看那几块石头的轮廓,天然带着股凶悍气,拍虎拳再合适不过。”
林小羽跳下副驾驶,脚刚落地便感觉一股沉稳的气浪从地面传来。经过昨日蛇拳的修炼,他体内的盘古精血仿佛沉淀得更加凝练,此刻站在这开阔山岗上,丹田处竟隐隐生出一股躁动的刚猛之气。他活动着脖颈,骨骼发出轻微的脆响,肌肉线条比昨日更显棱角分明。
万师傅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从后排下来,解开绳子露出里面的练功器械:“虎拳是北派功夫的代表,讲究‘刚猛沉雄,气势磅礴’,和蛇拳的‘柔中蓄刚’完全不同。练虎拳要先学‘虎形桩’,站桩时要像猛虎踞地,头顶项竖,胸含背拔,气沉丹田,把一身力气都沉到脚底。”
老张扛着摄像机在空地上来回踱步,最终选定一块能拍到山岗全景的位置:“小羽,你先在那块最大的卧虎石前站桩,我拍几个静态镜头。晨光从侧面打过来,能把你肌肉的阴影拍出来,突出虎拳的力量感。”
林小羽走到丈高的巨石前站定,深吸一口气。山风灌入鼻腔带着草木的腥气,他双目微闭,舌尖轻抵上颚,按照万师傅说的要诀调整身形。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内扣,膝盖弯曲下沉,臀部如坐高凳,脊柱节节挺直,双臂环抱于胸前,掌心相对却不接触,仿佛抱着一只无形的猛虎。
这便是虎拳的基础桩功“伏虎桩”。初站时只觉腰腿酸胀,但随着呼吸渐匀,林小羽能感觉到体内的盘古精血开始缓缓沸腾,一股暖流从丹田涌向四肢百骸。他的脚底仿佛生了根,稳稳地抓在地面,任凭山风吹拂,身形纹丝不动,唯有衣角猎猎作响。
“好定力!”王猛带着徒弟小赵也跟着来了,看到林小羽站桩的架势忍不住赞叹,“这桩功站得跟钉在地上似的,换了我站五分钟就得腿软。”
万师傅蹲在一旁观察林小羽的发力点:“你们看他的膝盖,看似弯曲实则紧绷,大腿肌肉外翻,这是‘裹裆’的要诀,能把全身力量锁在腰胯;再看他的肩,沉而不垮,手臂环抱时肘尖下垂,这叫‘含胸拔背’,发力时能从后背催劲到拳面。虎拳的力,全在这腰胯和脊背的联动上。”
站桩一刻钟后,林小羽缓缓睁眼,眼底闪过一丝精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大地的支撑力顺着双脚传入体内,与丹田的气血交融,浑身充满了爆发的力量。
“开始试拍基础招式!”陈默举着对讲机喊道,“先从‘猛虎出笼’起手式来!”
林小羽深吸一口气,沉腰立马,双臂从胸前猛然向两侧展开,手腕翻转,掌心朝前推出,同时脚下踏前半步,身形微微前倾,正是“猛虎出笼”的起势。这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展身放劲”的诀窍,展开手臂时带起的劲风竟吹得身前的碎石微微滚动。
“注意他的眼神!”万师傅对着跟拍的副机位讲解,“虎拳讲究‘神似’,出拳时眼神要像猛虎盯住猎物,带着股威慑力。小羽这眼神够凶,有那股子野性!”
林小羽眼神一凝,左脚向前垫步,右脚紧随其后踏出“虎形步”,步幅宽大沉稳,落地时脚掌重重踏在地上,发出“咚”的闷响,震得地面尘土飞扬。同时右拳紧握,拳心向上,从腰间猛然向前打出,拳风呼啸,正是虎拳的“崩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