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文会邀请

帖子上虽未明言,但他稍作打听便知,此次文会,主要邀请的是本届天元府下属八县的县试案首!

在府试前夕,由府衙官员之子出面,召集所有案首…这真的是简单的“以文会友”吗?

不怪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加上这个节骨眼,陈耀祖还是不想冒险。

更何况让陈耀祖心中警铃大作是。

科场之上,最忌结党营私、攀附权贵。

尤其是他们这些尚未取得功名的童生,更需谨言慎行,避嫌远疑。

这等敏感时刻,参加这等目标明确的聚会,无异于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极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祸端。

“富贵,文书兄,”陈耀祖神色凝重地放下请帖,“此次文会,我觉得我们还是不去为妙。”

“为何?”王富贵不解,“这可是难得的露脸机会啊!”

“正因为是‘露脸’机会,才更需谨慎。”

陈耀祖压低声音分析道,“府试在即,谭通判身为府试重要官员之一,其子此时大张旗鼓宴请八县案首,你们觉得,考官们乃至学政大人会如何想?

若有人在席间说了什么不当之言,或是出了什么纰漏,被有心人利用,我们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这绝非简单的文会,恐是漩涡中心。”

王富贵和刘文书闻言,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后怕。

他们虽家境尚可,但于官场倾轧、科场险恶所知甚少,经陈耀祖一点拨,才觉出其中凶险。

“那…那我们该如何推辞?”刘文书迟疑道。

陈耀祖沉吟片刻,道:“就说我前日感染风寒,病体未愈,恐过了病气给诸位才俊,实在无法赴约,深感抱歉。”

这是一个最不易得罪人、也最难被驳斥的理由。

于是,陈耀祖“病倒”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王富贵和刘文书自然也以“需照顾同窗”或“潜心备考”为由,婉拒了其他类似的邀约。

刘文书起初还觉得陈耀祖有些小题大做,错过了拓展人脉的机会。王富贵也暗自觉得可惜。

然而,事实很快证明了陈耀祖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