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恢弘的合唱与激昂的乐声中,歌声渐渐收束于那美好的祈愿:
“愿这世间王侯与稚儿 皆可沐朝阳…”
余音袅袅,回荡在广场上空。
一曲终了,万籁俱寂。
足足过了三四息的时间,如同火山喷发般,震耳欲聋的掌声、喝彩声、叫好声猛然爆发出来!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排山倒海,几乎要掀翻整个广场!
无论是四大书院的学子,还是各地文人,亦或是普通百姓,无不奋力鼓掌,许多人激动得站了起来,脸色潮红!
“好!唱得好!”
“此曲只应天上有!”
“鸿儒书院,果然名不虚传!”
“这种水平的作词作曲,简直大善,定能流传千古。”
“咱们鸿儒书院的学子就是厉害,瞧瞧,这歌曲的真好听。”
“这鸿儒书院还真是人才辈出,一个两个的少年郎长得可真精神。”
陈大勇在人群中,看着台上站在显眼位置的自家儿子和他的好友们,激动得满脸放光,胸脯挺得老高,对着周围不认识的人大声嚷嚷:
“瞧见没!中间那个!击鼓那个!还有他旁边那几个!都是我儿子!都是我家的好小子!”
周围的人一听,那也是纷纷夸赞,想到眼前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竟然还有这么出息的儿子。
要知道在长乐郡,谁家的孩子要是能去鸿儒书院读书,那可是大出息。
前途光明的很。
张小花和两个女儿也是与有荣焉,笑得合不拢嘴。
评委席上,郡守海大人率先站起身,用力鼓掌,连声赞叹:
“妙极!妙极!词曲双绝,格局宏大,直指人心!此等开场,前所未有,震撼人心啊!”
那位璇玑山人也难得地露出了激赏的笑容,对身旁的蒋山长道:
“蒋兄,贵书院此番,可是出了大风头了!
此词此曲,深得《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之精髓,却又不止于颂圣。
更关乎民生疾苦,士子胸怀,实乃近年来罕见之佳作!不知可否讨要词曲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