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文采斐然惊四座

赵云将信将疑地拿起笔(他的手更适合拿枪),蘸饱了墨。

蔡琰略一沉吟,清越的声音在轩中响起,不疾不徐,吟出一首五言诗。诗句并不华丽,却意境高远,借纸喻人,咏物言志,既赞纸张之洁白坚韧,又抒发明志高洁、不随流俗的胸怀。尤其是最后两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取清白在人间”,更是掷地有声!

赵云依言写下。他虽然字迹算不上多好,但笔力雄健,结构端正,自有一股刚劲之气,与诗中的风骨相得益彰!

诗成,笔落。

满场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首诗的意境和风骨所震撼!这哪里是一个普通商贾能写出来的?这分明是胸有丘壑的才子之言!

就连那三位鉴赏大家,也纷纷动容,拿起诗笺仔细观看,连连点头:“好诗!好字!诗如其纸,纸衬其诗!相得益彰!妙哉!”

卫宁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对方不仅在纸上胜了一筹,在文采上,更是将他那华而不实的诗作比了下去!

蔡琰对着众人微微一礼,声音平静:“献丑了。此诗乃民女与赵师兄共同偶得,借纸明志,让诸位见笑。”

她巧妙地将功劳归于“共同偶得”,既抬高了赵云,又不显山露水,更是狠狠打了卫宁的脸——你不是瞧不起商贾吗?可商贾亦有凌云志!

这一刻,再无人敢小觑这对来自“云琰纸坊”的年轻男女。他们的纸,他们的诗,他们的人,都深深印在了在场每一位宾客的心中。

“赏纸诗会”的结果,不言而喻。“云琰纸”连同那首无名诗,一夜之间,传遍了洛阳的文士圈子。

赵云和蔡琰,凭借实力,在这洛阳的上流社会,初露锋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