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蔡琰殿前展辩才

“云琰纸坊”被皇帝召见并钦点为“宫廷用纸供应商”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洛阳城。这可比之前“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还要猛烈十倍!

第二天一大早,纸坊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有来道贺的,有来攀交情的,有纯粹来看热闹的,还有更多是闻风而来、想抢购“御用同款”纸张的!

赵云和蔡琰一开门,就被汹涌的人潮给淹没了。

“赵掌柜!恭喜恭喜啊!以后可要多多关照!”

“蔡姑娘!您真是女中豪杰!能得陛下青睐!”

“给我来十刀!不!二十刀!就要宫里用的那种!”

“我先来的!给我留点!”

店里瞬间被挤爆,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赵云收钱收到手软,嗓子都快喊哑了。蔡琰则被一群贵妇和千金小姐围住,七嘴八舌地打听宫里的见闻和皇上的风采,应付得头晕眼花。

这盛况空前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稍微缓解。送走最后一波客人,赵云累得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

“我的老天爷……这比跟王疤瘌打一架还累!”赵云有气无力地灌了一大口水。

蔡琰也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赵师兄,我们要更加谨慎了。”

果然,麻烦很快就接踵而至。

首先找上门的是“少府监”的人。来的是个姓孙的管事太监,带着几个工匠,拿着张让的手谕,说是奉旨来“学习”造纸技术的。态度倒是还算客气,但眼神里的挑剔和审视,却毫不掩饰。

赵云和蔡琰早有准备。蔡琰亲自出面,带着他们在工坊里转了一圈,讲解了一些选料、浸泡、打浆等基础的、公开的工艺流程,说得头头是道,但一到关键的火候控制、药液配方等核心环节,就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或者用“祖传秘法,不便外泄”为由搪塞过去。

那孙管事听得将信将疑,又不好逼问太紧,只能带着工匠记了一堆似是而非的“笔记”,悻悻而去。临走前还撂下话,说过几日再来“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