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希望二老能再多留一段时间。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刘大山,这时抬起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他脸上带着温和却坚定的神色,声音沉稳。
“行了,你们的心意,我跟你娘都明白。城里是好,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们来了两三天,也该回去了,家里总得有人照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儿女们有些不舍的脸,最终落在刘文宇身上,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出了让大家安心的话。
“再说了,老三买的那个大宅子,不是说了吗,再有个二十多天就能拾掇利索,能住人了?等到那时候,我跟你娘搬到城里就不回去了。”
“反正离得也不远,你们谁要是想我们了,或者我们想你们了,走路过来也就不到半个钟头的功夫,方便得很!你们到时候别嫌我们老两口烦就行!”
刘大山这番话,既表明了离开的决心,又给了大家一个明确的盼头,顿时冲淡了离别的伤感。
众人知道父亲主意已定,便也不再强留,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刘文宇买的那座宅子,院子里的气氛又重新活跃了起来。
刘文宇看着父母,知道他们暂时还没有习惯城里的生活,便也没有多说什么。而且现在有了边三轮,回去的时间也大大的缩短了。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家胡同二号院就已经热闹了起来。
大姐刘文娟和舅妈起得最早,在厨房里忙活着早饭。
没过多久,大哥刘文刚和大嫂赵秀兰也带着睡眼惺忪、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小月月赶了过来。小小的院子里,顿时充满了家人低声交谈和准备行装的窸窣声。
刘大山看着这阵仗,又是无奈又是暖心的嘀咕道:“就是回个家,又不是出远门,你们这……搞得跟要送咱们去多远似的,没必要,真没必要。”
孙巧云白了老伴一眼,手下收拾东西的动作却没停:“孩子们有心,你啰嗦个啥?”
老两口原本的打算是趁着清早凉快,直接回去的,也省得麻烦儿女。但这个提议遭到了二哥和二嫂的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