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发言的艺术,用最牛的废话糊弄全场!

“我想从三个层面,来解构我们这次的尝试。我称之为‘破圈’、‘赋能’和‘闭环’。”

新词出来了!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翻动笔记本和拔开笔帽的声音。

县长赵立新坐在主席台中央,原本只是礼节性地看着江澈,听到这三个词,他的眼神瞬间锐利了起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

“首先,是‘破圈’与‘立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在某些时候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容易导致思维定势和情感疏离。而后院那片菜地,就是我们打破这个‘圈子’的一次尝试。我们破除的是物理空间的壁垒,建立的却是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情感关怀新‘轴心’。这个‘轴心’,连接着干部与土地,连接着工作与生活,更连接着个人与集体。”

说得好!

赵立新眼中精光一闪,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地写下了“破圈立轴”四个字。这个提法,有高度,有新意,直指当前干部管理的核心问题!

“其次,是‘赋能’与‘归心’。同志们,我们常常谈‘赋能’,但赋能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激发内生动力。一片小小的菜地,如何赋能?它通过体力劳动,为我们这些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赋体能’;它通过见证生命的成长,为我们日益疲惫的心灵‘赋心能’。最终,物理空间的改造,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能量,实现了干部队伍从‘身在岗’到‘心在岗’的根本性转变,这,就是‘归心’。”

台下,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番话镇住了。

一个乡镇的后院改造,竟然被他提升到了“赋能”和“归心”的哲学高度!还能分出“体能”和“心能”!这哪里是一个年轻干部,这分明是一位深谙管理之道的学者!

就连孙大海,都听得有些发愣。他看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内心再次被震撼。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很高估江澈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江澈的这番话,比他写的那份材料,立意更高,格局更大!

江澈的语速不快不慢,声音富有磁性,继续着他的“表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的有机统一。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脱离上级的宏观战略部署,这叫‘顶-层设计’。但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到执行层面,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微观心理需求,这叫‘底层逻辑’。我们的‘减压生态角’,正是将县委县政府‘关爱干部心理健康’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干部渴望放松、渴望接-地气的底层逻辑,进行了一次精准的链接。我们打通了政策善意与个体感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传导、自下而上反馈、内外和谐、有机统一的管理‘闭环’。”

“破圈”、“赋能”、“闭环”!

“立轴”、“归心”、“统一”!

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对仗工整,滴水不漏!

当江澈说完最后一个字,微微鞠躬,说出“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时,全场先是静默了两秒,仿佛还在回味那番信息量巨大、内涵极其丰富的话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雷鸣般的掌声,从主席台开始,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礼堂!

掌声经久不息。

赵立新县长带头鼓掌,他看着江澈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激动。他转头对身边的县委副书记说:“这个年轻人,是个人才!是真正懂管理、会思考的人才!他的这套‘三环理论’,完全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步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李卫国激动得脸都涨成了猪肝色,他拼命鼓掌,手都拍红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卧龙……我的凤雏……”

孙大海则在热烈的掌声中,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沉思。他看着那个已经走下台,在众人瞩目中回到座位,脸上却依旧平静无波的年轻人,一个念头不可遏制地冒了出来:青龙镇,恐怕是留不住他了。

江澈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坐下,双腿还在发软。他面色平静,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

我靠,这【一键三连】也太牛逼了吧?这通废话连我自己都差点信了!

他感觉自己刚刚不是在发言,是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诈骗。而眼下,他似乎成功了。

就在他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主席台上,县长赵立新拿起了话筒,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身边的县府办主任说道,声音通过话筒传遍了整个会场:

“小王,把江澈同志的这份发言稿,立刻整理出来。回头,你亲自跑一趟,给市委组织部的刘副部长送一份过去。”

赵立新顿了顿,目光穿过人群,再次落在江澈身上,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期许。

“这么好的思路,这么好的人才,不能只在我们县里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