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村民的愤怒,准备集体去市里告状!

电话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冰冷的忙音,但陈老根那带着哭腔的嘶吼和背景里撕心裂肺的嘈杂,却仿佛凝固在了空气中,在这间寂静的办公室里反复回响。

江澈握着话筒,久久没有放下。

他感觉自己手里握着的不是一个话筒,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那份来自下河村的绝望与痛苦,正顺着电线,灼烧着他的神经。

他不是圣人,对村民的遭遇,他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卷入麻烦的巨大烦躁。他就像一个只想在路边看热闹的路人,结果被人群一把推到了斗殴的中心,两边的人都指着他说:“就是他干的!”

这叫什么事?

他将话筒重重地扣回电话机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哐当”声。

他烦躁地在办公室里踱步,昏黄的台灯将他的影子在墙壁和文件柜上拉得忽长忽短,像一个找不到出路的困兽。

他现在面临的,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找灵水县?人家一纸公文就把你怼回来了,白纸黑字写着“我们没问题”,再纠缠下去,就是不识抬举,是政治上的幼稚。

找县里出面?县里又能怎么样?青龙镇归云山县管,宏兴化工厂在灵水县地界,两个县平级,谁也不比谁高贵。云山县的领导跑去跟灵水县的领导说“你家厂子污染了我家的河”,你猜对方会怎么说?对方只会笑呵呵地递上一根烟,说“老兄,别开玩笑,我们县的环保工作可是模范标兵,是不是你们自己哪里没搞清楚?”

官场上的交锋,讲究的是证据,是程序,是利益。在没有铁证如山之前,这种跨区域的官司,就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糊涂账。而最终买单的,永远是处在最下游、声音最微弱的那些人。

江澈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感觉一阵阵地头疼。

他现在才深刻体会到,当上这个副主任,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前当个小科员,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王长贵、孙大海、李卫国,随便谁都是他的天花板。他只需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泡好茶,看好报,等着下班铃响。

现在,他自己成了别人的“高个子”。虽然这个“高个子”只有副股级,但在某些特定的、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时刻,他就是最显眼、最合适的那一个。

“妈的,这班上的,跟上坟一样沉重。”他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甚至开始认真思考,如果事情真的爆发,他被推出去当“背锅侠”的流程会是怎样的。

首先,市里震怒,成立调查组。调查组进驻青龙镇,第一件事就是找负责人谈话。孙大海和李卫国会痛心疾首地做自我检讨,承认自己“工作疏忽”、“对群众的困难不够重视”,然后话锋一转,饱含期望地向调查组介绍:“我们新提拔的党政办副主任江澈同志,年轻有为,工作能力很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在负责跟进……”

瞧,多么完美的甩锅闭环。

他江澈,就成了那个“负责跟进”但最终“跟进失败”的直接责任人。一个“办事不力”的帽子扣下来,停职、检查、处分,一套流程走完,他的政治生命基本也就宣告结束了。以后就算还能留在体制内,也只会被扔到某个清水衙门里,老死不相往来。

想到这里,江澈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不行,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