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任务完成,奖励【过目不忘】技能!

那一刻,江澈感觉自己不是站在会议室门口,而是站在了命运的断头台前。

古德邦研究员的目光,并不锐利,反而带着一种学者的温润。但就是这温润,透过厚厚的老花镜片,像两束无形的探照灯,将江澈从里到外照得通透。他精心构建的所有心理防线,在那一瞬间土崩瓦解。

他手里攥着的那份“自污”发言稿,此刻仿佛有千斤重,又烫得像一块烙铁。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了嘲笑他自不量力的罪证。

跑!

这是江澈脑海里唯一的念头。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路线,转身,下楼,冲出大院,打一辆三轮车,直接消失在青龙镇的茫茫人海中。

然而,他的双腿像是被灌了铅,动弹不得。镇长李卫国和书记孙大海,已经看到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哎呀!古研究员,您怎么出来了?”李卫国三步并作两步,热情地迎了上去,脸上洋溢着恰到好处的惊喜。

他看到古德邦的目光一直落在江澈身上,而江澈则是一副呆若木鸡、魂不附体的模样,李卫国心中立刻了然。

他懂了!

这是高人相见,神交已久,一朝得见,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江澈这孩子,定是被古研究员这种国宝级专家的气场给镇住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古老,我来给您介绍!”李卫国无比自豪地将手搭在江澈僵硬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那力道差点把江澈的魂给拍散了,“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我们镇里那位对古建筑保护有独到见解的年轻同志,江澈!”

孙大海也适时地走上前来,笑着补充道:“也是我们‘一桥双景’方案的最初提出者。小江,还愣着干什么?快跟古研究员问好啊!”

江澈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被两只无形的大手推到了台前。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卡了一块干馒头,一个音节都发不出来。他只能僵硬地扯动嘴角,试图挤出一个微笑,结果那表情比哭还难看。

古德邦研究员推了推眼镜,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年轻人。

这就是那个给他写信的“知音”?

眼前的江澈,面色苍白,眼神躲闪,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别看我、别理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恐慌。这与他想象中那个笔锋藏拙、胸有丘壑的形象,似乎相去甚远。

然而,古德邦非但没有失望,眼中反而闪过一丝更加浓郁的欣赏和了然。

他看透了。

这年轻人,不是怯场,不是无能。这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赤子之心!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人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时代,哪里还能找到这样面对荣誉和赞美,却惊慌失措、避之唯恐不及的年轻人?他这副模样,恰恰证明了他内心的纯粹与淡泊!那封信里流露出的风骨,与眼前这个手足无措的年轻人,在精神内核上,是完全统一的!

“好,好哇!”古德邦伸出有些干枯的手,紧紧握住了江澈冰凉的手,激动地摇了摇,“江澈同志,神交已久,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

江澈:“???”

他感觉自己握住的不是一只手,而是一块烧红的炭。他想抽回来,却被对方攥得死死的。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您老是从我这副见了鬼的表情里,看出了什么惊为天人的内涵吗?

“古老,您……您过奖了。”江澈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都在发颤。

“不过奖,一点都不过奖!”古德邦拉着他的手,转身就往会议室里走,一边走一边对李卫国和孙大海说,“李镇长,孙书记,这样的年轻人,才是你们青龙镇最宝贵的财富啊!有他在,何愁古迹不兴,文脉不断!”

李卫国和孙大海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欣慰和自豪。

会议开始了。

江澈被安排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紧挨着古德邦研究员。他如坐针毡,感觉身边不是坐着一位和蔼的老专家,而是一台全功率运行的X光机。

轮到他发言时,江澈深吸一口气,拿出了那份准备已久的“自污”神文。他决定,哪怕是自爆,也要完成这次的战略目标。

“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