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说“你错了”,而是说“我是不是记错了?”
他把一个尖锐的质问,包装成了一个谦卑的求教。
这就像是递给马文才一个台阶,一个无比光滑、无比舒适的台阶。如果马文才顺着这个台阶走下来,自己去复核一下,那问题就能解决。
然而,马文才的反应,却完全超出了江澈的预料。
马文才听到“停产半年”这几个字,非但没有警觉,反而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对年轻人孤陋寡闻的宽容和指点江山的快意。
“哈哈哈,小江啊,你这就不知道了吧?”他用手指点了点桌面,一副“我来给你上一课”的得意神情,“你说的没错,玻璃厂是停产了半年搞技改。但你不知道的是,这次技改引进了市里最新的技术,生产效率翻了好几倍!所以啊,人家虽然只生产了半年,但产量比去年一整年都高!这就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你以后写材料,这就是个非常好的正面案例嘛!”
说完,他还赞许地看了江澈一眼,仿佛在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正好给了我一个展示水平的机会。
江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然后扔进了零下三十度的冰窖里。
他万万没想到,马文才不仅没有发现问题,反而用他那套官场逻辑,自己给这个离谱的数据,编造出了一个天衣无缝、听上去还颇有道理的“政绩故事”!
技术革令!效率翻倍!
这他妈的……连他自己都差点信了!
眼看着马文才脸上的得意之色越来越浓,伸出手就要把那本“手雷”拿走。
江澈知道,他不能再等了。
常规的、委婉的提醒,对这只已经陷入“政绩狂热”的老狐狸,已经彻底失效了。
他必须下猛药!
必须用一种更直接,但又不会让对方彻底下不来台的方式,把这层窗户纸,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