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江澈的“随手一划”,化解一场领导内斗!

综合协调科的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小李退出去后带上的门,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在这死寂中,却响亮得如同惊雷。

马文才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一动不动,像一尊被岁月风干的石像。他手里捏着那张被江澈用红笔涂抹过的行程表,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凸起,那薄薄的一张A4纸,此刻在他手中却重若千钧。

他感觉自己的后背,正有一股凉气顺着脊椎骨向上攀爬,所过之处,激起一片细密的鸡皮疙瘩。但与这股凉气截然相反的,是他的额头,正有热汗不断渗出,顺着鬓角滑落。

这……这是建议?

马文才在县委办摸爬滚打了半辈子,自诩为“人精中的战斗机”,什么风浪没见过?可今天,他看着这张纸,第一次对自己引以为傲的“政治嗅觉”和“处事手腕”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他原本以为,这就是一个死结。

三位副县长,三场分量十足的活动,像三辆迎面驶来的马车,谁也不肯让路,眼看就要撞在一起。他这个协调科长,就是那个站在路中间,手足无措的倒霉蛋。无论他怎么协调,都必然会得罪另外两方,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所以他才硬着头皮,把这个难题原封不动地交上去,让周书记亲自来做这道选择题。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明哲保身的办法。虽然会被书记在心里骂一句“无能”,但总好过被三位副县长同时记恨。

可江澈呢?

他甚至没有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没有打一个电话,只是“随手一划”。

马文才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行用红色签字笔写下的标题上——“关于开展‘全县重点项目春季集中视察活动’的建议方案”。

就这么一行字,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全变了。

从一道让书记头疼、让同僚内斗的“选择题”,变成了一场彰显班子团结、展示工作成果的“汇报演出”。

马文才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仿佛能看到,当这份方案摆在周书记面前时,书记脸上会露出何等赞许的表情。

再往下看。

那条流畅的红线,将三个原本相互冲突的活动,串成了一条清晰的视察路线。

9:00-9:45,高新科技园。

10:15-11:00,乡村振兴示范点。

11:15-12:00,民俗文化旅游节。

顺序,大有讲究!

马文才的心脏重重地跳了一下。工业打头,这是县域经济的压舱石,体现了县委“抓发展”的核心思路,给了常务副县长王振足够的面子。农业居中,这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的基石,安抚了根基深厚的李建国副县长。文旅压轴,这是青阳县未来的新增长点,充满了活力与希望,也让势头正盛的赵琳副县长感到被重视。

一碗水,端得滴水不漏!

最让马文才感到头皮发麻的,是最后那一行不起眼的备注。

“(建议:邀请全体在家的县委常委共同参加,体现班子合力,集中展示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成果。)”

这一笔,是神来之笔,是画龙点睛!

它彻底将三位副县长从“争宠”的尴尬境地中解脱了出来。他们不再是向书记一个人邀功,而是向整个县委领导班子集体汇报工作。格局,瞬间拉满!

而周书记,也从一个必须做出取舍的“裁判”,变成了一个带领整个班子视察工作的“班长”。他不需要再为难,不需要再权衡,只需要欣然接受这个皆大欢喜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