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政策参谋?特别顾问?

周国华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客厅里那层温和的表象。

空气中浮动的小米粥香气,电视里字正腔圆的新闻播报,都无法稀释这句问话里潜藏的重量。

“这个‘党政联动、双轨并行’,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孙县长……点拨你的?”

点拨。

这个词用得极有水平,它不是“指示”,也不是“授意”,它像一根柔软的藤蔓,可以缠绕出无数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江澈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他今早面临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凶险的一关。这个问题,是周国华作为上位者,对自己身边这位“能人”的一次深度试探,一次信任度的压力测试。

回答“是自己想的”,那就是居功自傲,是承认自己有操盘党政关系的野心,一个秘书,有了这种野心,离被弃用也就不远了。

回答“是孙县长点拨的”,那更是自寻死路。等于承认自己在见到书记之前,就已经和县长通过气,甚至达成了某种默契。这是站队,是背叛,是官场大忌。

江澈的脸上,那因熬夜而起的疲惫似乎更深了,他甚至露出了一丝苦笑,像是被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发懵。

“书记,您真是太抬举我了。”他挠了挠头,动作显得有些生涩,像一个刚出校门不久,还不懂人情世故的年轻人,“我哪有这个水平,能想出这么大的格局。”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把自己摘了出去。

周国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像探照灯,要穿透他所有的伪装。

江澈顿了顿,目光诚恳地迎向周国华,语气里带着一种恍然大悟般的真诚:“其实,我就是个记录员。这个思路,不是我想的,是您和孙县长共同‘教’我的。”

“哦?”周国华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昨晚您和陈场长谈话,最后您强调,林场的问题,根子在发展,但前提是稳定。您说,要跳出林场看林场,要站在全县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上去思考问题。这句话,就是‘党政联动’的‘党’,是方向,是掌舵。”江澈的声音不疾不徐,像是在复盘自己的心路历程。

“今早,孙县长又跟我说,林场的事,政府这边责无旁贷,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市场化方案,要让项目能落地、能生钱,要拧成一股绳干。这不就是‘双轨并行’里的‘政’吗?是执行,是操盘。”

他说完,摊了摊手,脸上的表情无辜又坦然:“我就是把您二位的指示精神,原原本本地翻译成了文字。您是掌舵的,孙县长是划桨的,我就是个在船上记航海日志的。至于这个报告的结构……可能是我写材料写习惯了,总想写得工整点,就自己套了个‘双轨并行’的壳子,让您见笑了。”

一番话说完,客厅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电视里,开始播放天气预报。

周国华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地撇着浮沫,一次,又一次。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像他此刻的内心。

他看着眼前的江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