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一份完美的接待方案,细致到令人发指!

第207章:一份完美的接待方案,细致到令人发指!

县委书记办公室的门在身后关上,走廊里喧闹的人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江澈独自站在原地,四周是熟悉的、空旷的寂静。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水磨石地面上。

桌上那张空白的A4纸,像一张咧开的、嘲讽的嘴。

明天上午之前。

总协调人。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在他脑海里幻化成一幅具体的、让他不寒而栗的画面:他像个陀螺一样,被抽得团团转。这边公安局问路线怎么定,那边宣传部问口径怎么写,中间还夹杂着后勤关于菜单的请示和宾馆关于房间的确认。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找江协调!”

然后,就是无尽的扯皮、补锅、救火。

别说六小时睡眠,未来一周,他能不能合眼都是个问题。

而这一切的最终“奖励”,就是那个让他灵魂战栗的惩罚——成为副省长的一周贴身保姆。

江澈打了个冷战,那个画面太过恐怖,他不敢深想。他缓缓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身体却挺得笔直。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了眼睛。

他不是在思考如何让省领导满意,也不是在琢磨怎么为青阳县争光。

他在思考,如何将自己从这场注定要鸡飞狗跳的战役中,完美地摘出去。

“总协调人”这个身份,听起来是总揽全局,实际上就是个总负责擦屁股的。想躺平,就绝不能让自己陷入被动的、随时响应的境地。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一套可以自行运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自动化”流程。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而是一本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操作手册”。一本让所有参与者都找不到任何借口来请示他、麻烦他的手册。

上一世,在省厅办公室,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接待。有的搞得人仰马翻,状况百出;有的却如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区别就在于方案本身。一份顶级的接待方案,不是一份计划,而是一套算法。它预判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变量,并为每一个变量都设置好了应对程序。

江澈的脑海里,一个庞大的框架结构,开始迅速搭建。

他睁开眼,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慌乱和抗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外科医生准备进行一场复杂手术前的冷静与专注。

他没有用电脑,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叠稿纸和一支笔。电脑打字太快,容易让思路跟着手指跑。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才能让他将脑中的结构,最精准地还原出来。

**第一部分:总则与组织架构。**

他先画了一张清晰的组织架构图。总协调人是他江澈,但这只是个名义上的顶点。下面,他设立了七个专项小组:安保交通组、路线规划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材料组、现场执行组、应急处置组,以及一个他独创的“机动联络组”。

每个组都明确了组长(由对应部门的一把手担任)和副组长,并且,最关键的一点,他要求每个组都指定一名24小时开机的“唯一联络员”。这意味着,任何跨组的协调,都由联络员之间进行,而不是事事都捅到他这里。他只负责每天早晚两次,听取各组联络员的汇总报告。

这第一步,就将他自己从繁杂的沟通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第二部分:核心流程——视察路线。**

这是重中之重。江澈没有简单地画一条线,而是制作了一张精密的“时间-空间”二维表格。

他规划了两套完全独立的路线方案:A方案(晴天路线)和B方案(雨天备用路线)。

以A方案为例,表格的横轴是时间,精确到分钟;纵轴是地点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