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一场特殊的“慈善拍卖会”

陈望年是他亲自聘请的市政府文化顾问,在云州士林和民间声望极高。他的文章,分量不轻。

“哦?说说看。”赵立春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市长,您看,陈教授在文章里提到了我们云州‘捐资助学、为富而仁’的优良传统。我就在想,既然政府财政有困难,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试着引导一下社会力量?”

江澈的语速不快,像是在摸索着表达,“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可以组织一场以‘为了无声的天使’为主题的慈善拍卖晚宴。”

“慈善拍卖?”赵立春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对。”江澈点点头,继续铺陈他的构想,“我们不搞行政摊派,不强迫捐款,就搭建一个平台。邀请咱们云州最有实力、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来参加。一方面,响应陈教授的呼吁,弘扬我们云州的乡贤文化;另一方面,也给这些企业家一个回报社会、展示企业形象的机会。”

他说着,语气变得更加恳切:“现在社会上,总有人说我们的企业家‘为富不仁’,我觉得这不公平。我相信,我们云州的大多数企业家,心里都是有这份家国情怀的,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契机和平台。尤其是……尤其是那些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享受到政策红利,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他们理应成为这个时代的‘新乡贤’,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享受到政策红利,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

赵立春在心里咀嚼着这句话,眼神瞬间变得深邃起来。

他立刻就听懂了江澈的弦外之音。

“新乡贤”?这顶帽子何其精妙!

老城改造项目中,李家、张家、王家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一直是赵立春心里一根拔不掉的刺。项目虽然成功了,政绩也拿到了,但这些瑕疵,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政敌攻击他的把柄。

他一直想找个机会,把这根刺处理掉,但始终没有好的办法。直接敲打?会激起反弹,影响稳定。放任不管?终究是心腹大患。

而现在,江澈提出的这个“慈善拍卖会”,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场阳谋!

让三大家族在聚光灯下,在“乡贤风骨”、“社会责任”的道德高地上,自己把吃下去的“油水”吐出来一部分。

吐出来,就等于买了“平安符”,等于主动向他赵立春递交了“投名状”,把那段不光彩的历史,用一笔光彩的善款给彻底洗白了。

这么一来,他赵立春不仅拔掉了心头之刺,还凭空收获了一项“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引导企业家投身慈善”的崭新政绩。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政府不出钱,不出力,他赵立春从头到尾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高!实在是高!

赵立春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股近乎于寒意的震惊。

他原以为江澈只是能力出众,是个能臣。现在看来,这哪里是能臣,这分明是个妖孽般的“操盘手”!他每一步都算得精准无比,将人心、利益、时机、舆论拿捏得分毫不差。

自己还在为那几颗“袍子上的虱子”发愁,他已经设计好了一台华丽的“灭虱机”,甚至连机器的说明书都写好了!

赵立春的目光,落在了茶几上那个还没打开的牛皮纸档案袋上。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小江,你放在这的,是什么?”他不动声色地问。

江澈仿佛这才想起这个档案袋,伸手拿了过来,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

“哦,这个……本来是我的一些笨办法。我查阅了一些关于咱们云州近代一些商号的经营历史资料,准备写个报告,看看能不能从‘历史遗留问题’的角度,找找解决办法。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思路太小家子气了,格局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