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省委书记的关注,一个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钱卫国将这三份材料,在茶几上并排推到陈平面前。

“这三件事,你怎么看?”

陈平愣了一下,他拿起这三份材料,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作为省委的“第一笔杆子”,他的信息处理能力非同一般。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里多了一丝凝重。

“书记,您的意思是……这三件事,背后是有关联的?”

“何止是关联,”钱卫国的指节,在茶几上轻轻敲了敲,“这三件事,都指向了一个人。”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名字。

“江澈。”

陈平的呼吸一滞。他当然知道江澈,全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直接空降到云州,履历堪称传奇。只是他没想到,近期云州这些看似独立的亮眼操作,竟然都出自此人之手。

“拍卖会那件事,工商联的人当成笑话讲给我听,说云州这个年轻副市长,手段太狠,把本土企业家当肥羊宰。”钱卫国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可他们只看到了‘术’,没看到‘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江澈,他不是在要钱,他是在立规矩。”钱卫国拿起那份内部纪要,“他先用‘老城改造’,把三大家族绑上战车,让他们赚到了名和利。然后,再用一场‘慈善’,让他们把一部分利益吐出来,回馈社会。这一收一放,他给云州所有的富人,都上了一课。”

“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新乡贤’。”钱卫国拿起那份舆情简报,“这个词,提得好啊。既给了他们面子,又给了他们一副担子。以后,谁在云州赚了钱,就不能只想着揣进自己腰包,还得想着修桥补路,扶危济困。这哪里是募捐,这分明是在重塑一个地方的政商生态!”

陈平听得心头剧震。他原以为那只是一场高明的“逼捐”,没想到书记竟然从中看到了如此深远的政治布局。

“那‘城市针灸’呢?”陈平追问。

“那是他安抚人心的手段。”钱卫国淡淡道,“不搞大拆大建,保住老城的根,就是保住了三大家族的根。他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我不是来砸你们饭碗的,我是来帮你们把桌子擦得更亮,把菜做得更精致的。先给一颗定心丸,再提一份新要求,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先施恩,再立威。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霹雳手段。”陈平喃喃自语,将考察组那句评语和书记的分析对应了起来,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这个年轻人,太可怕了。

“所以,下周的会,别谈那些老调子了。”钱卫国做了决定,“就谈这个‘江澈模式’。让云州那边,把材料写得深一点,透一点,把这背后的逻辑和思考,都挖出来。我要让全省的市委书记们都来听一听,看一看,什么叫真正的‘基层治理创新’。”

“我明白了,书记。”陈平重重点头,“我马上就去安排。”

“等等,”钱卫国叫住他,“这个江澈,什么来头?履历我看了,很惊艳。但履历之外的东西呢?你让组织部那边,把他从参加工作以来的所有卷宗,都调过来,我要亲自看。”

钱卫国靠在沙发上,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这个叫江澈的年轻人,就像一颗投入瀚海省这片平静湖面的石子,即将掀起的,恐怕远不止一道涟漪。

……

云州,市政府,副市长办公室。

江澈感觉自己的每一个脑细胞,都在进行着激烈的内战。

左边的小人说:随便写写,复制粘贴,把以前的报告改一改,凑够字数,交差了事。糊弄学,才是摸鱼的精髓。

右边的小人说:不行!你现在能感觉到那些文字背后的情绪!你写的每一个空洞的字,都会变成一把小锤子,敲打你那脆弱的良心!

江澈在两种声音的夹击下,濒临崩溃。

他试图按照常规的套路,起草一份四平八稳的报告。

他写下标题:《云州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果》。

写完,他自己都觉得恶心。

什么叫“阶段性成果”?明明就是他为了自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出来的几件事。

他删掉,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