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号晚上十点,302宿舍的台灯全部开到最亮档,四张书桌拼在一起,堆满了复习资料、习题册和提神的咖啡,活像个临时“作战指挥部”。
距离期中考试只剩两天,林舟和室友们正式开启“熬夜冲刺模式”,连平时最爱打游戏的王浩,都把游戏手柄换成了《篮球裁判规则》手册。
“救命啊!贝多芬到底活了多少岁?他的《月光奏鸣曲》到底是哪年写的?”张强瘫在椅子上,把《音乐鉴赏》复习资料扔在桌上,哀嚎声差点掀翻屋顶,“早知道这门课要考音乐家生平,我上课就不该光看漫画了!”他面前的资料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涂鸦,显然是记不下去时的“杰作”。
王浩嘴里塞着面包,含糊不清地说:“知足吧,你那好歹是文科,背背就行。我这《篮球裁判规则》才叫折磨,什么‘带球走步’‘打手犯规’的判定标准,绕得我脑子打结,明天考实操,要是判错了,老师肯定给我不及格。”
李哲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手里的笔在计算机习题册上飞快演算,眉头紧锁:“这道编程题的逻辑有点绕,循环嵌套里的条件判断总出错,得再琢磨琢磨。”
他的草稿纸上画满了流程图,密密麻麻的符号看得人眼花缭乱。
林舟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面前摊着《计算机导论》的重点归纳,二进制转换、循环语句这些知识点虽然不算难,但要在短时间内记牢并灵活运用,还是得下点功夫。
他端起桌上的冷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打了个寒颤,困意却像潮水般涌上来,眼皮沉重得快要粘在一起。
“不能睡,再坚持会儿。”林舟拍了拍自己的脸,对着桌上的咖啡杯小声签到:“系统,签到!求个熬夜不困的办法,再给个临考突击的记忆技巧,不然明天肯定考砸!”
【叮!检测到宿主在“考前冲刺地(302宿舍复习区)”签到,恭喜获得奖励:“高效记忆法(短时突击版)”(已存入系统空间,含口诀记忆法、表格梳理法、碎片时间利用技巧,附“抗困小妙招”)。】
林舟瞬间精神一振,快速浏览奖励内容。这些方法简直是为考前突击量身定做的:
口诀记忆法:把复杂概念简化成顺口的短句,比如编程循环语句可编“循环像绕圈圈,条件满足不停转,条件不满足,立马就出圈”。
表格梳理法:把零散知识点按“类别-关键信息-易错点”列成表格,适合文科类人物生平、事件时间线记忆。
碎片时间利用:睡前花5分钟快速过一遍重点,醒来后立刻回忆,强化记忆效果。
抗困小妙招:用薄荷糖提神,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2分钟,避免久坐犯困。
“有办法了!”林舟一拍桌子,吓了旁边的张强一跳。
他指着自己的复习资料,对张强说:“你别死记硬背音乐家生平,咱们把每个音乐家按‘出生年份-代表作-核心成就-有趣典故’列成表格,一目了然,记得快还不容易混。”
说着,林舟拿起笔,在纸上给张强做示范:“比如贝多芬,出生1770年,代表作《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成就‘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典故‘双耳失聪仍坚持创作’。这样分点列出来,是不是比一大段文字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