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九州鼎

与此同时,大禹在巡视人族祖地时,偶然看到一处古老的祭祀场所,中央摆放着数尊古朴而庄重的青铜鼎。这些鼎造型雄浑,上面刻满了神秘的纹路,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仿佛承载着人族先祖的荣光与记忆。大禹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鼎不仅是祭祀的礼器,更隐隐与大地气运相连。

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大禹心头:何不参照这些古鼎,铸造九尊大鼎,分别代表九州?这九鼎不仅可作为镇守九州气运的象征,更能与燃灯炼制的重宝相辅相成,将人族的气运牢牢稳固!九鼎镇九州,气运归一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迅速在大禹心中生根发芽。他立刻开始着手设计,准备利用寻找到的奇珍异宝,特别是那块珍贵的首阳之铜,开始铸造象征人族统一与气运的九鼎。一场关乎人族命运的铸造大业,即将拉开序幕。

时光流转,大禹亲率能工巧匠,耗费无数心血,历经数载寒暑,终于将蕴含九州地脉精华、融合首阳之铜与诸多天材地宝的九鼎,一一铸成。这九鼎形态各异,分别刻有各自所代表的州之山川、神兽、图腾,鼎身古朴厚重,散发出沉静而磅礴的气息,仿佛九州大地的魂魄凝聚其中。

当最后一尊鼎,象征中央冀州的“豫鼎”落成,被安置在夏都阳城的中心祭坛时,异变陡生!

但见九鼎同时亮起,鼎中散发出柔和而神圣的光芒,这些光芒并非直射天空,而是缓缓渗入大地,与九州各处的地脉隐隐相连。一股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平和之气,瞬间弥漫开来,笼罩了整个天地。

与此同时,一直笼罩在天地间,如同阴云般挥之不去的劫气,竟如同冰雪遇阳般,开始迅速消融、散去。那股仿佛预示着灾难与动荡的沉重气息,在九鼎光芒的照耀下,渐渐变得稀薄,最终彻底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六圣齐聚夏都的消息。

大禹心知此事非同小可,且九鼎初成,天地气运刚刚稳定,正是需要向天地万灵昭告、巩固人心之时。他决定先行完成一项更为庄重、更为根本的大事——祭祀天地。

这一日,夏都城外,地势最为开阔、灵气最为汇聚之处,临时搭建起一座雄伟而肃穆的祭坛。祭坛以新近开采的巨木搭建,辅以九鼎镇守四方,坛上摆放着刚收获的粟米、肥美的牲畜,以及代表着人族诚意的各种珍宝。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大禹身着最为庄重的玄色祭服,头戴冕冠,腰间悬挂着象征共主身份的玉珏,步履沉稳地登上了祭坛。他身后,是数百位身披铠甲、手持戈矛的卫队,以及来自各州推选出来的代表,他们面色肃穆,屏息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