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玄鸟降而生商

自大禹治水,功盖当世,受禅称帝,建立夏朝,定都阳城,这华夏第一王朝,便如初升的朝阳,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

大禹勤政爱民,身先士卒,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至今仍在百姓口中传唱。在他的治理下,九州安定,水利通达,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农耕繁盛,夏朝的国力也日益强盛。

大禹之后,启继位,再传至少康,虽有短暂的中断,但夏朝的根基已然稳固,传承了数千年的岁月。

这数千年的时光,如同一条长长的河流,既有风平浪静,也有暗流涌动。夏朝的统治者们,有的继承先祖遗风,励精图治;有的则沉溺享乐,渐失民心。

王朝的兴衰更迭,似乎总在历史的轮回中上演。

然而,到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桀的时代,这条河流终于冲垮了堤岸,汹涌澎湃,带来了滔天的洪水。

夏桀,这位史书记载中最为暴虐的君主,与他的先祖大禹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他不仅不思治国,反而荒淫无度,终日与宠妃妺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为了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他大兴土木,建造倾宫、瑶台,动用无数民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更令人发指的是,夏桀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忠言。

那些敢于进谏的贤臣,如关龙逄,非但得不到采纳,反而惨遭杀害。

与此同时,他宠信奸佞小人,如赵良、终古等人,这些奸臣得势后,便开始结党营私,欺上瞒下,横征暴敛,将整个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百姓们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却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服无尽的劳役。面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奸臣的盘剥,民怨如同地下的岩浆,在无声地积蓄着力量,随时可能喷发。

人们私下里咒骂,心中充满了对暴政的憎恨和对未来的绝望。

夏朝,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在夏桀的昏庸统治下,已然走到了它的尽头,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昆仑山巅,云雾缭绕,玉虚宫仙气氤氲。随着元始天尊那浑厚而充满玄奥的声音渐渐平息,持续了不知多久的玄门二讲,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

殿内殿外,无数洪荒修士或盘膝静坐,或交头接耳,各自消化着这期间所听闻的浩瀚大道,神色各异,有豁然开朗者,亦有眉头紧锁者。

青乾,这位位列仙班、修为精深的散仙,此刻正目光深邃地望着人群中一个格外醒目的身影——孔宣。

孔宣立于人群之外,身披五彩神光,周身仿佛有金、青、红、白四色羽毛虚影流转,气息悠远而强大,然而,此刻他的眼神却有些飘忽,似乎并未完全沉浸于方才讲道的内容,更像是在内视己身,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思虑之中。

青乾眉头微蹙,他看得出,孔宣的天赋与根基,在洪荒绝对是顶尖的存在,甚至隐隐有超越同辈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