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头,风卷着热浪扑面而来,姜子牙手扶城垛,望着远方尘土漫天的方向,眉头拧成了疙瘩。
身旁的广成子一袭白袍,周身萦绕着淡淡的仙泽,目光却锐利如刀,死死盯着那支正朝着岐山靠拢的殷商大军——鲁雄率领的十万援军,旌旗连绵数十里,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气势远比张桂芳的先头部队更为浩荡。
“姜道友,殷商援军已至,规模宏大,若等他们与岐山的张桂芳汇合,西岐再想破局,难如登天。”
广成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依我之见,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水淹殷商大军。此计虽险,却能一战定乾坤。”
姜子牙闻言,身子猛地一震,转头看向广成子,声音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师兄,此举视乎不可成!岐山脚下虽有水源,但尚不足以水淹殷商大军。若是以以玉清术法引来洪水,不仅殷商大军会葬身洪水,周边的百姓与良田也会被淹没,这可是伤天害理之事,恐有违人和啊!”
一旁的伯邑考也连忙附和:“是啊,丞相说得对。
西岐兴兵,本是为了反抗殷商暴政,护佑百姓。
若为了取胜而牺牲无辜百姓,与纣王的残暴又有何异?此事断不可行。”
广成子却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语气带着几分“高见”:“世子与师弟太过迂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如今封神量劫已起,商周之争乃是天命所归,些许百姓与良田的牺牲,不过是天道运转的小小代价。
若不能尽快击溃殷商大军,待他们后续援军源源不断赶来,西岐覆灭,到那时死伤的百姓只会更多!”
他侃侃而谈,全然忘了自己当年辅佐轩辕黄帝证道时,为了争夺天下,曾纵容士兵大肆屠戮部落,无数凡人死于战乱,积攒下的滔天业力,正是如今封神量劫爆发的根源之一。
在他眼中,凡人的性命与天道大势相比,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
姜子牙看着广成子坚定的神色,心中清楚,这位阐教大能一旦做了决定,便很难更改。
他叹了口气,无奈问道:“师兄执意要行此计,可降雨引水之事,需有精通水系法术之人方可为之。西岐虽有雨泽道友,可他一人之力,恐难降下足以淹没十万大军的雨水。”
广成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笑道:“师弟放心,我早有安排。二仙山麻姑洞的黄龙,精通行云布雨之术,只需我去请他下山,此事便可成。”说罢,他不再多言,脚下生起一道金光,径直朝着二仙山的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