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前元户部尚书吕昶使团,已抵达应天,据说是奉了元帝之命,
来‘劝降’殿下,实则是想窥探我应天虚实。”
“劝降?”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目光扫过案上的奏疏,“吕昶此人,久掌元廷户部,精通钱粮调度,
王保保派他来,怕是想先探我粮草军备,再做打算。他沿途说了些什么?”
“回殿下,吕昶在途中与王保保,巴图闲谈,
曾说‘吴王虽据应天,然地狭兵少,粮草仅够三月之用,若元军两路夹击,不出半月必败’。”
二虎如实禀报,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懑。
朱元璋却未动怒,反而拿起案上的一支笔,在舆图上圈出镇江府、濠州两处,
又在应天周边的溧水、句容两地画了两道横线,缓缓道:“吕昶倒是看得‘透彻’,可惜他算错了一点
——我应天的粮草,并非仅够三月之用。”
他抬头看向二虎,目光锐利:“你即刻传令下去,
命锦衣卫密切监视吕昶行踪,他与任何人接触,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要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另外,再派暗探潜入镇江府、濠州,查清回回炮的具体位置与操作人员,若有机会,伺机破坏。
至于使团,再晾他一晾。”
朱元璋,巴图,王保保,吕昶这等人物,有着重要价值,岂能不榨干他们?
“末将领命!”
二虎抱拳应道,心中暗自敬佩
——殿下虽未亲临前线,却早已将敌军的兵力、军备、动向乃至使者的言行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份细心与慎重,实在令人折服。
朱元璋又叮嘱道:“此事关乎应天安危,万万不可大意。
你手下的人,务必谨慎行事,切勿暴露行踪。”
“末将明白!”牟斌再次行礼,转身轻步退出正厅,生怕打扰了殿下的思虑。
待牟斌离去,朱元璋重新拿起《资治通鉴》,目光却落在“楚汉相争”的篇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