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冲元军中军,打乱了骑兵阵型,最后大获全胜。你们忘了?”
马昕眼中渐渐亮了起来,喃喃道:“滁州之战……
是啊,那一战常将军就是靠着速度和猛劲,破了骑兵的优势!”
“还有眼下的气候!”朱元璋语气更加坚定,
“连日阴雨,道路泥泞,你们觉得是咱们的步兵吃亏?
错了!蒙古骑兵的马蹄子在泥地里跑不快,盔甲受潮后更重,反而会拖慢他们的速度。
可常遇春的步兵,都是从江淮一带招来的子弟,最能吃苦,别说泥泞路,就算是水里趟,也能跟上速度!”
他指着舆图上的营寨:“王保保的骑兵屯在镇江府城外的平原营寨,看似易守难攻,实则是个死地!
常遇春带一万精锐步兵,昼夜兼程,趁着雨夜突袭营寨!
骑兵在营寨里施展不开,只能跟咱们近身搏杀,论近身格斗,谁能比得上常遇春的弟兄?”
朱标仔细琢磨着父亲的话,眉头渐渐舒展:“父亲的意思是,不跟王保保的骑兵在平原上拼冲锋,而是趁夜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正是!”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王保保自以为有两万精骑,便高枕无忧,必定放松警惕。
常遇春最擅长的就是这种突袭战,只要他能摸到营寨,一把火点燃帐篷,再直冲中军,王保保的骑兵必定大乱!
到时候,咱们再派一支小队,截断他的粮道和退路,这两万精骑,便是囊中之物!”
马昕彻底放下了顾虑,躬身道:“主公高见!
常将军确实是最佳人选!他的勇猛和速度,正好克制王保保的骑兵,这场突袭战,定能大获全胜!”
朱元璋回到座位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语气沉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眼下的局势,容不得咱们犹豫。
元使团就在应天城里等着看咱们的笑话,陈友谅和张士诚也在一旁虎视眈眈。
只有打赢这一战,才能让元廷知道,我朱元璋不是好惹的;
才能让陈友谅和张士诚不敢轻举妄动;
才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他看向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你要记住,谈判桌上的底气,从来都是打出来的。
没有足够的实力,再好听的话也没人信;没有实打实的胜利,再有理的要求也没人理。”
朱标躬身应道:“儿臣谨记父亲教诲!”
朱元璋站起身,目光扫过两人,沉声道:“马昕,即刻去传我命令,
让常遇春立刻点齐一万精锐步兵,备好干粮、火油和攻城器械,连夜出发!
告诉他,我要的不是小胜,是大胜!要让王保保的两万精骑有来无回,要让整个元廷都知道,
江南,是我朱元璋的地盘!”
“遵令!”
马昕躬身领命,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厅,脚步声在寂静的王府中,显得格外急促。
朱标看着父亲坚毅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佩。
朱元璋重新看向案几上的舆图,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元使团……”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等着吧,过不了几日,我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不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