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的烦恼如同夏日的雷阵雨,来得猛烈,但在朋友的开导与自身重新燃起的斗志下,很快便云散雨收,至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而生活的涟漪总是一圈套着一圈,在艾伦重拾战斧、开始有针对性地向分院教官请教和加练之后不久,团队中另一位成员,向来细心沉稳的莉莉,也遇到了她的难题。
这次不是在危机四伏的遗迹,也不是在需要临机决断的战场,而是在她所擅长并热爱的学术领域——后勤管理与魔法材料学。
莉莉在皇家奥术学院主修的并非战斗向的魔法,而是更偏向辅助与管理的后勤资源学,并辅修了天文学和魔法材料处理。她的志向是未来能够高效地管理一个团队、一片领地甚至更大范围的资源调配与后勤保障。而她的毕业课题,就选定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方向——《论三种古代魔法材料在当代标准附魔环境下的适应性处理与效能优化》。
三种材料中,有两种她已通过学院标准的炼金工坊设备和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成功分析出了成分并找到了相对优化的处理流程。但最后一种,也是最为稀有和棘手的一种,名为 **“星光苔藓化石”** 的材料,却让她陷入了困境。
这种材料据说是某种只在特定星象条件下、生长于富含魔力岩石上的苔藓,在极端环境下瞬间湮灭后形成的化石,质地酥脆,内部蕴含着极其微弱却复杂的星光能量。根据古籍记载,它对于稳定高阶附魔过程中的能量波动有奇效。但问题是,它内部的能量结构极其精微且不稳定,学院炼金工坊最精密的能量探针在尝试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时,所产生的微弱能量干扰,都足以导致其内部结构的崩解或者能量特性的永久改变,根本无法获取准确的数据。
没有准确的内在能量结构和成分分布数据,就无法制定出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案,更别提优化其效能了。莉莉已经在图书馆泡了整整一周,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记载,尝试了数种间接推测的方法,但结果都不理想。眼看着课题提交的截止日期日益临近,一向从容的莉莉,眉宇间也难免染上了一丝淡淡的焦虑与疲惫。
这天下午,莱恩顺路去图书馆归还几本关于古代能量符文的典籍,正好在历史区遇到了抱着一大摞厚重资料、眉头微蹙的莉莉。
“莉莉?”莱恩上前打了个招呼,顺手帮她分担了一部分重量,“怎么了?看起来好像遇到了麻烦。”
莉莉看到莱恩,勉强笑了笑,也没有隐瞒,将“星光苔藓化石”遇到的困境简单说了一下,语气中带着无奈:“……工坊的赫伯特导师说,以学院现有的设备精度,除非能找到传说中精灵族的‘生命织缕探针’,否则几乎不可能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完成分析。可那种东西,只存在于记载里……”
莱恩听着莉莉的叙述,心中微微一动。他想起了自己胸前那块“宁静星空”水晶,想起了自己那蜕变后的、对能量精微结构无比敏锐的感知力。工坊的设备是死物,依靠固定的能量波段进行探测,难免会产生干扰。但他的感知,是活的,是可以通过“共鸣”与“引导”的方式,以最小的“存在感”去融入和观察。
“或许……”莱恩沉吟了一下,看向莉莉,“我可以试试看?”
莉莉愣了一下,有些不解:“莱恩?你是说……用符文?可这种分析需要的是对物质内部能量和结构的极致感知,符文更多的是引导和转化……”
“不完全是符文。”莱恩解释道,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是我的‘感知’。晋升之后,这方面似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或许可以像‘看’符文能量流动一样,去‘看’看那块化石的内部。”
莉莉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差点忘了,自己这位好友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他那超凡的能量感知天赋!之前他能“听”懂陷阱的能量语言,能梳理混乱的位面残骸,那么感知一块化石的内部结构,理论上……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