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约半个小时,莱恩才缓缓地、极其小心地收回了所有感知触须,轻轻吐出了一口浊气,脸色略显苍白,但眼中却带着成功的光芒。
“拿纸笔来。”他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
莉莉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炭笔和一大叠白纸递到他面前。
莱恩闭上眼,回忆着刚才“看”到的一切,手中的炭笔开始在白纸上飞速移动。他画的不是标准的工程图或分子式,而是一幅极其复杂、充满了各种颜色标注和能量流向箭头的“内部能量结构示意图”。他标注出了十三种主要能量微粒的分布密度、相互之间的能量纽带强度、基质中最容易引发结构崩溃的七十二个脆弱节点,甚至推断出了几种能量微粒在受到不同性质魔力刺激时可能产生的变化趋势……
莉莉站在他身旁,看着那幅逐渐成型的、远超她想象的详细结构图,眼睛越睁越大,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这上面标注的许多细节,是她通过任何现有仪器都无法探测到的!尤其是那些脆弱节点和能量微粒的互动预测,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制的处理指南!
当莱恩放下炭笔时,莉莉猛地一把抱住了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莱恩!太棒了!这……这简直是奇迹!有了这个,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知道该用什么浓度的‘月光泉水’浸润,用什么频率的‘微颤分离术’来剥离杂质而不伤结构了!”
她看着那幅图,如同看着通往宝藏的钥匙,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和自信的笑容,之前所有的焦虑和疲惫一扫而空。
莱恩看着她高兴的样子,也欣慰地笑了,疲惫感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他能用自己独特的能力,帮助朋友解决难题,这种成就感,丝毫不亚于自己完成一次复杂的附魔或突破一个等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莱恩成了莉莉实验室的常客。他不需要任何复杂的仪器,只需要静静地感知,然后绘出图谱。而莉莉则根据他提供的“扫描”数据,精心设计并调整处理方案。两人一个负责“洞察”,一个负责“执行”,配合得无比默契。
最终,莉莉不仅成功完成了对“星光苔藓化石”的安全处理,还根据莱恩提供的能量结构图,优化出了一套能最大限度激发其稳定效能的处理流程,其成果甚至引起了后勤管理学派几位导师的高度重视。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将两人的身影拉长。莉莉小心地将处理好的、散发着柔和星光的化石样本收好,转身对莱恩露出了一个无比真诚的笑容:
“莱恩,谢谢你。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能帮到你就好。”莱恩微笑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