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探虚实

宅院厅堂内,灯火通明,却静得能听到灯花爆开的细微噼啪声。

凌寒站在堂中,身上酒气未散,锦袍微皱,脸上还残留着宴席上的红晕,眼神却在那位自称枢密院承旨的赵大人开口的瞬间,褪去了大半迷蒙,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疑和拘谨。

“赵…赵大人?”他下意识地挺直了些腰背,似乎想努力摆出世子该有的仪态,却又因“酒意”和对方的身份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知大人深夜相召,所为何事?可是朝廷有何旨意?”

赵承旨并未立刻回答。他慢条斯理地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动作优雅从容,带着一种久居上位、掌控局面的淡然压力。他仔细打量着凌寒,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剥开他那层纨绔的外皮,直窥内里。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无波,却字字清晰,敲打在寂静的空气里:“世子殿下不必紧张。并非朝廷旨意,只是枢密院例行查问。毕竟,北疆乃国之藩屏,王爷手握重兵,威震边陲。如今世子孤身入京,朝廷关切,多问几句,也是应有之义。”

他语气温和,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话中的份量却重若千钧。关切是假,查问、试探、警告才是真。

凌寒脸上立刻露出“恍然”和“受宠若惊”的表情,连忙拱手:“原来如此!赵大人请问,凌寒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姿态放得极低,完全是一副被朝廷威严震慑住的世家子模样。

赵承旨满意地点点头,放下茶盏,开始了他的“例行查问”。

问题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暗藏机锋。

“世子此次入京,王爷可有何嘱托?”

“一路行来,听闻北疆军威日盛,将士们只知王爷军令,不知朝廷虎符?此言想必是谣传吧?”

“听闻北蛮近来屡有异动,王爷却迟迟未发大军清剿,可是有何难处?是否需要朝廷支援?”

“世子身边那位老仆,观其步履气息,似非常人啊?可是王府网罗的江湖奇士?”

“还有那位同行的苏先生,气质不凡,不知是何方高人?与王府是旧识?”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根无形的探针,精准地刺向北疆王府最敏感、最易招惹猜忌的神经。兵力、军权、与异族的关系、网络江湖人士……桩桩件件,皆可大可小,若应答稍有不慎,便是授人以柄。

凌寒心中冷笑,面上却配合地时而“认真”思索,时而“愤慨”地驳斥谣言,时而又露出“苦恼”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