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到来的,竟是兵部尚书,那位在朝堂上曾为凌寒说过几句公道话的老臣,杨文渊。
“老臣杨文渊,见过大将军。”杨文渊须发皆白,精神却颇为矍铄,对着凌寒恭敬行礼。他虽是朝廷重臣,但面对这位实力、权势、声望都如日中天的北椋世子,也不敢托大。
“杨尚书不必多礼,请坐。”凌寒亲自为其看茶,态度谦和。
杨文渊谢过,沉吟片刻,道:“大将军此番回京,朝中局势……想必已然知晓。韩相与三皇子步步紧逼,陛下态度暧昧,大将军还需早做打算。”
凌寒微微一笑:“多谢杨尚书提醒。不知杨尚书以为,陛下之意……究竟如何?”
杨文渊压低了声音:“陛下……年事已高,近来愈发多疑。一方面忌惮北椋兵强马壮,另一方面,又恐韩相与三皇子尾大不掉,坏了朝纲平衡。大将军此番在边境的作为,陛下心中其实是……赞赏的。但韩相等人扣下的‘擅启边衅’、‘勾结不明势力’的帽子,却也着实令陛下心烦。”
凌寒点了点头,心中明了。老皇帝是在玩平衡之术,既想用他凌寒来制衡韩相一党,又担心北椋坐大。这也是他敢回京的底气之一。
送走杨文渊后,陆续又有几位与北椋交好,或是在朝中保持中立的官员前来拜访,言语间多是表达支持与提醒。凌寒皆从容应对,不卑不亢。
直到夜幕降临,一位不速之客,悄然而至。
来人身着不起眼的灰色布衣,帽檐压得很低,但凌寒在其踏入别院的瞬间,便感知到了对方体内那精纯深厚的皇家内力修为,以及一丝……隐晦的阴冷气息。
“咱家奉主子之命,特来拜会大将军。”来人摘下帽子,露出一张面白无须、带着谦卑笑容的脸,正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内侍大太监,曹正淳!
“曹公公?”凌寒目光微凝,这位可是皇帝真正的心腹,轻易不离皇帝左右。“不知公公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曹正淳笑容不变,细声细气道:“主子口谕:凌卿劳苦功高,明日早朝,不必列班,巳时初刻,于御书房单独觐见。”
单独觐见?凌寒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臣,领旨。”
曹正淳深深看了凌寒一眼,那眼神似乎想将他从里到外看透,随即又恢复了那副谦卑模样,躬身道:“口谕已传到,咱家不便久留,告辞。”说罢,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御书房单独觐见……凌寒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老皇帝这是……要亲自探他的底了?
他走到窗边,望着帝都夜空那被万家灯火映照得有些昏黄的月色,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也好。省得我再去寻你们。”
“明日,便让我看看,这帝都的龙潭虎穴,究竟有几分成色!”
他体内那混沌色的寂灭源力,似乎也感应到了主人昂扬的战意,悄然流转,将周围的空间都微微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