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张玄尘托付道观,李家旭入学堂

李老太太八十多岁的高龄依旧硬朗。

在这村里人均寿命不到六十的年月,她早成了河柳村人人敬羡的老寿星。

没人说得清她身子骨为啥这么结实。

有人说她早些年啃的田里的萝卜,把底子养得好。

也有人说,是她操劳一辈子积了德,晚年才得这般清福。

此刻她正坐在里堂的藤椅上捻线。

银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挽在脑后,虽背有些驼,

满脸的皱纹却像刻着温和的笑意,一双眼睛亮得很,连穿针都不用旁人帮忙。

“娘!”

李老二刚跨进门槛,看见藤椅上的身影,膝盖就先软了半截。

拉着二伯母就跪,两人“噗通”一声磕在了地上,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

二伯母也红着眼圈,跟着磕了个实实在在的头。

李老太太手里的线轴“啪嗒”掉在地上,先是愣了愣,浑浊的眼睛凑近了些。

待看清是二儿子那张既熟悉又添了些风霜的脸。

猛地撑着椅子扶手就想站起来,慌得声音都发颤:

“二儿!是你?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凉!”

她伸手去扶,却因激动晃了晃,李老三连忙从旁搀住她的胳膊。

李老二夫妇这才敢起身,眼眶通红地看着娘。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反倒只憋出一句:

“娘,我回来了”。

李老太太攥着二儿的手,眼泪早涌了出来:

“好,好,回来就好……”

李老太太的目光很快就越过他们,落在了身后的三丫身上。

三丫平日里总是冷着一张脸,此刻却也绷不住,嘴角微微牵起,想挤出个温和的笑。

“这是……三丫?我的苦命孩子,真是你啊?”

老太太声音发颤,手不自觉地往前伸。

“奶奶。”

三丫喊得轻,却带着从未有过的软意。

老太太点点头,又急忙问:

“那憨丫头呢,你妹妹怎么没跟你一起?”

李老二怕娘惦记,忙往前凑了凑插话:

“娘,您别担心,那皮妮子野得很,我怕她回村净闯祸,就让她跟着三娃子在京都待着,等安稳了再让她回来给您磕头。”

“也好,也好。”

老太太叹了口气,拿手帕擦了擦眼角,眼里却闪过一丝失落:

“就是这丫头,打小就憨,也不知道常想着我这老婆子。”

说罢,她的目光又转向了局促地站在三丫身后的李家旭,眼睛一下子亮了:

“这是家旭吧?”

“都长这么高了?”

李家旭虽有些紧张,却还记得礼数。

连忙往前挪了挪步子,规规矩矩躬身行了礼,声音清亮:

“太奶奶。”

那模样,倒真有几分翩翩少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