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声尚未平息,更多循迹而来的修士已涌入“太极域”。
当那真实的道音与道图呈现在眼前,怀疑变成了死寂。
死寂之后,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是真的!真是布道留影!”
“道篆……竟连道篆原文都有!”
“我等散修,竟也有缘得闻大道!”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
不再限于散修,中小宗门、修真家族……
无数神念化作洪流,涌向那方新辟的天地。
各大修士之城罕见地冷清下来,酒楼茶馆人影稀疏。
无数修士匆匆回归洞府或静室,激活灵犀玉简,沉浸在那玄奥的道音之中。
散修赵老三,卡在金丹中期已二十年。
他紧握玉简,反复观看留影中关于“动静之机”的片段,眉头紧锁,苦苦参悟。
数日后,他蓦然抬头,眼中狂喜:“原来如此!
动静并非对立,我那遁法一直无法突破,竟是差在了这‘静中寓动’上!”
他清晰感受到困锁多年的境界壁垒,终于松动了。
然而,如他这般能有明显突破者,终究是少数。
更多修士的情况,如同清水郡那个小修真家族的王族长。
他带领全族子弟观摩留影后,子弟们议论纷纷,各有微末感触,却无人脱胎换骨。
王族长却已十分满足,肃然道:“有此机缘,已是万幸!
传令下去,族中适龄子弟,皆需尝试修习‘道篆’!”
对于机缘匮乏的他们,任何一丝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都值得全力抓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底蕴深厚的古老世家。
天南李家的嫡系子弟李云瑞,在现场闻道时便因不懂道篆而收获有限。
观看留影后,他感觉依旧雾里看花。
询问几位堂兄弟,所得皆是“似有所得,实则模糊”。
他掂量着家传的《九转炎阳诀》,想到掌握道篆还需额外投入精力,摇了摇头,对族弟淡然道:
“太极之道虽玄妙,却与我李家炎阳之道契合有限。
家族藏经阁中适合你我的高阶功法众多,何须舍近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