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音部落,碑林深处。晨雾未散,寒意渗骨。风吹石碑,千年不语。数百块矗立在荒原中的石碑如同时间遗下的骨骼,沉默地朝天而立,碑面布满苍苔与裂纹,唯有那些的八卦刻纹,在晨光之中隐隐泛起银芒,宛如沉睡的眼睛,似在等待某个预定的时刻缓缓睁开。
伏羲立于碑林中央,身披兽皮袍,神色肃然。他手中的骨杖由青藤与凶兽肋骨缠绕而成,顶端缀有风干的灵羽,此刻正轻轻颤抖,仿佛感知到某种即将出世的异变。
他已在此地闭目冥想七日七夜,试图从这些远古石碑中,破译天地万象的底层逻辑。
原以为八卦,是自然与秩序的映射,是天地运行的简约图腾——
但第八天,异象突现。
那块最古老的石碑,立于碑林最中央,早年碑文已被风雨侵蚀殆尽,几乎无法辨识。然而此刻,在初升日光的照耀下,那些模糊的纹路竟悄然清晰起来,卦象缓缓旋转,如心跳,如呼吸,仿佛碑内藏着某种正在苏醒的生命。
更诡异的是,碑面上刻印的符号并非伏羲熟知的乾坤震巽等传统卦象,而是一连串近乎扭曲的图形,像是某种来自更高维度的语言,在此界的映射碎片。
在八卦本应结束的圆周之外,竟延伸出更多裂隙状纹路——那是“第九象”“第十象”的雏形?不属于五行,不隶四时,呈现一种极不协调却古老至极的对称,仿佛天地未分时便已存在。
伏羲怔住了。
就在此时,一道光从石碑缝隙中缓缓“流出”。那光既非阳光,也非火光,而是一种介于实与虚之间的存在,如黑色液体般缓慢流动,却照亮了整片碑林。
它冷中透暖,静中藏动,如同宇宙初震的余晖,又如崩塌前夕的残响。空间在那一刻仿佛被牵动,空气凝结成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波纹,向外扩散。
骨杖剧烈震动,伏羲猛地抬头。
碑林四周,所有石碑上的卦纹同时亮起,银光沿着碑纹流动,低沉的共鸣从地底深处传来,像是有一头沉睡的洪荒巨兽在梦中呻吟,音波滚过大地,撼动人心。
“这不是用来解读自然的图腾……”伏羲低声自语,目光前所未有的沉凝,“而是一重封印。”
他忽然意识到——这些八卦,或许不是为了“开启”天地之道,而是“封锁”某种比天地更古老的存在。
那光,正在渗出。
卦纹在颤抖,大地在低鸣,一切都仿佛指向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