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旨!董卓伏诛,乃天佑大汉!然其余党,不可不察!徐荣、段煨、杨定、胡轸等将,皆受董贼胁迫,若能幡然悔悟,率部来降,朝廷自当宽宥!”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得冰冷森严:“然!李傕、郭汜、牛辅、董越、张济、樊稠等,乃董贼嫡系心腹,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绝不赦免!责令各军,全力剿杀!”
此言一出,朝堂上更安静了。
刘懈明显看到,站在武将队列里的吕布,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吕布心里确实咯噔一下。他虽然是并州人,但在董卓手下混过,太清楚西凉军的底细了。董卓的主力精锐,都在李傕、郭汜、牛辅手里!那帮人是真正的虎狼之师,作战悍不畏死。而且人数众多,光是李傕郭汜牛辅直接指挥的就不下五万之众。
反观自己,并州军旧部满打满算一万出头。加上长安的羽林卫、城防军?呵,羽林卫早就被董卓换了一波,空有其表,城防军更是老弱凑数,总兵力凑两万顶天了,战斗力堪忧。
这要是拒绝了李傕他们的投降,把他们逼急了,豁出去反扑长安……吕布想想那场面就头皮发麻。这长安城,守得住?开玩笑!
王司徒这是读书读傻了吗?真以为靠一道圣旨就能让十几万西凉军放下刀枪引颈就戮?
吕布心里是一百个不赞同,但他瞅了瞅王允那激动又不容置疑的表情,又看了看周围一群只会附和的文官,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他一介武夫,在这种场合,人微言轻啊。
台上的刘懈可急疯了!
融合了记忆的他,可是知道历史走向的!王允这老头就是头铁,非要搞清算,拒绝李傕郭汜投降,结果呢?结果就是李傕郭汜采纳贾诩的计策,纠集大军反攻长安,城破之后王允被杀,他刘协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再次成了傀儡皇帝,比在董卓手下还惨!
不行!绝对不行!
朕刚穿越过来,龙椅还没坐热乎,可不想立马又变成提线木偶!这特么是找死啊!
求生欲瞬间爆棚,压过了最初的恐惧。刘懈也顾不上什么皇帝威仪了,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因为太急还晃了一下,声音带着明显的惊慌和反对:
“不…不可!司徒此言差矣!”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小皇帝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允眉头一皱,语气带着一丝敷衍和不容抗拒:“陛下今日受惊过度,神思不属。此等军国大事,老臣与诸位公卿自会处理妥当。来人!快扶陛下回后宫休息,召太医令前来为陛下诊视!”
几个小黄门(宦官)立刻上前,就要把刘懈架走。
刘懈一看这还得了?回去“休息”?休息完出来长安TM都快被围了!
他拼命挣扎,可这少年天子的身体力气实在太小,根本拗不过几个宦官。眼看就要被拖离龙椅,刘懈急得眼睛都红了,也顾不上什么措辞了,几乎是吼出来的:
“王允!你想干什么?!董卓刚死,你便要效仿他欺君罔上吗?!朕乃大汉天子!”
他猛地扭头,看向还在发愣的吕布,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喊道:“吕布!吕奉先!朕封你温侯!食邑千户!你是大汉的将军,还是他王允的马前卒?!陛下在此,还不救驾?!你要看着朕被权臣挟持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惊雷劈在吕布头上!
“温侯”两个字,更是戳中了他的痒处。他吕布杀董卓,求的是什么?不就是功名利禄,不就是堂堂正正位列朝堂,博个青史留名吗?出身草莽,所有的世家名门望族根本看不起他,就把他当个打手,在丁原手下当了那么久的打手,怕自己拥兵自重,打完了收走兵权当个文职,打仗了再给点兵权,这谁受到了,(丁原内心狂喊冤枉呀,主簿这可是绝对心腹才能担任的,吕布表示我不管,我就要打仗。)到了董卓这里就好了,处处受李郭等人的排挤,而董卓名义上是自己义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对他发脾气,最主要的是跟董卓一小妾私通(貂蝉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