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营地】
张济和张绣叔侄俩一合计:“董卓都没了,还硬撑啥?赶紧写降书!态度好点!”张绣还补充了一句:“叔父,字写好看点,显得有文化。”
段煨更是直接:“快!把我珍藏的那块玉璧找出来,连同降书一起送去长安!上下打点,表达一下我的诚意!”
于是,一幅奇景出现了:朝廷招抚的使者刚刚派出,从各个方向通往长安的路上,已经是信使如织,信使里装的全是各种声泪俱下、表忠心的降书顺表!
刘协在长安宫里,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的“王霸之气”还没散发,西凉那群豺狼虎豹已经自己把自己驯化成求抚摸的哈士奇了!
【长安城内,王允的骚操作】
然而,就在刘协感觉形势一片大好,总有猪队友(或者说狼队友)在奋力拖后腿。
司徒王允,被抬回府里灌了几碗参汤,好不容易顺过气来。他是越想越憋屈,越想越生气!
“竟敢如此辱我!还有吕布那个匹夫,见利忘义!”王允捶着床板大骂。说好的一起双排,陛下一来,他还成小SAN了,我才是原配好吧。
这时,有心腹来报:“司徒,那蔡邕(Yōng)(蔡文姬之父),今日在董卓尸首示众的地方,竟然唉声叹气,面露悲戚!此等同情国贼之人,岂能轻饶?”
王允正在气头上,一听这话,火冒三丈:“什么?蔡伯喈竟敢为董卓哀叹?枉为人臣,真是是非不分!董卓乃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他哀叹?那就是同党!抓起来!下狱!”
命令一下,朝野顿时又炸了锅。
蔡邕那可是当代大儒,名满天下,门生故旧极多。他为什么叹气?一方面是感叹董卓虽然该死,但毕竟对他有知遇之恩(董卓为了装点门面,对蔡邕还算客气),另一方面也是感叹这世道混乱,人命如草芥。结果就被王允上纲上线了!
杨彪、士孙瑞等人立刻跑去说情:“司徒!蔡伯喈只是感慨世事,绝非董卓同党!其人才学广博,正在撰写汉史,杀不得啊!”
王允正在气头上,脖子一梗:“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让他写了谤书《史记》流传后世。如今岂能再留一个蔡邕诽谤朝廷?!”
这话直接把杨彪他们噎得够呛。这都哪跟哪啊?
许多原本对王允强硬清算政策本就不太赞同的文官,此刻更是心生寒意。蔡邕这样有名望的人因为一点小事下狱?
王允这一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精准打击自己人”。原本因为他诛杀董卓积累起来的人望和威信,开始咔咔地掉粉,甚至快要引起公愤了!
未央宫里,听到黄门侍郎汇报王允把蔡邕抓了的消息,好心情瞬间没了一半。
“王司徒啊王司徒……”刘协以手扶额,哭笑不得,“你这哪是帮朕,你这是生怕朕的江山太稳固呀!”
“陛下,此事……”旁边的钟繇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