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这不安慰倒还好,安慰之后几个堂弟就更沮丧了。
第一次科举冀、并、司等州的世家们还在观望,许多人有才之士还没有崭露头角,明德学院的学子中参加的人也不多。
可徐庶的成功让所有人的热情都被点燃,殿前钦点,唱名夸街,授官观政,名传天下,这是何等激奋人心的事情,又是何等的荣耀。
想想就知道第二次科举会有多少人了,人数就是翻两三倍也在情理之中,他们又如何争得过。
科举无疑是登天梯、青云路,可对世家子弟来说就太不友好了。
之前不论才能如何,好歹能凭借家中的人脉关系举个孝廉,混个闲职度日。
现在可就难多了,要想不通过科举直接入仕只能走汉王或者尚书令张良的门路。
走这条毛遂自荐之路的倒是不少,文臣武将都有,亦有先例可循。
比如文臣里荀家的荀衍、荀彧、荀谌、荀攸哥几个,陈家的陈群,钟家的钟繇等人。
武将中的张任、太史慈、臧霸、孙策、马超等将。
这些人都是推举或者自荐进入朝廷任事的,可问题是这些人皆乃人中龙凤,一时豪杰。
就连里面的少年如鲁肃、周瑜、孙策等人都开始崭露头角,压得众世家子弟喘不过气来。
就用正坐在地上懊恼的陈海为例,他当初也自诩文武双全,在颍川书院里也是一号人物。
虽比不得荀家哥几个和郭嘉、戏志才、钟繇、陈群等人,可绝不会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结果来幽州之后身上的骄矜之气全都没了,三番两次被人比下去让陈海有点心灰意冷。
文臣里面藏龙卧虎也就罢了,毕竟郑玄、卢植、蔡邕三位当世大儒在此,汇聚了天下的文脉,争不过那些狠人陈海也能想通。
可没想到武将之路更加难走,当初的玄甲军皆为老兵,几乎不对外招新。
狼牙军只要那些力气大和听话的莽汉,麒麟军就更不愿意去了,那些人和鬼一样,一进入终生不能活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