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西南面。
泗沘城。
百济王宫。
扶余昌一脸惧色,内心忐忑不安。
这老小子。
做百济王32年了。
时下六十岁,和高阳成年纪相当。
他之所以慌得一逼。
是因为百济以前进贡的对象是陈朝。
如今大树倒了,焉有不慌之理!
百济在半岛三国中,实力最弱。
一直以来,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曾经。
百济和新罗是联盟关系,共同抗衡北方野心勃勃的高句丽。
都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双方在分配战果时。
百济言而无信,出兵霸占了属于新罗的六郡之地。
两国因此反目,发生大战!
百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胃口不小,却是三脚猫的实力。
不仅没保住霸占之地,反而丢了不少国土。
当时扶余昌的老爹是百济王,遣使倭国,提出结盟,一同对付新罗。
倭国打着南朝宋封赐的“安东大将军”旗号,早就尝试过染指半岛地区。
曾经和以“牟韩”部落为首的伽耶国交好,在其境内弄了块地,设立任那府。
相当于一个办事处。
却被后世倭人臆想成倭国统治过半岛南部的历史依据。
倭国想要以此为跳板,进而把半岛收入囊中。
他们的野心不是后世才有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露端倪。
由此可知。
大和倭人表面恭顺,内心卑劣,畏威而不怀德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
后来。
伽耶国被新罗吞并,倭国的任那府也随之终结。
此后,倭人一直寻求重返半岛,介入三国事务。
百济的结盟意向正中倭国的下怀,双方一拍即合。
两国王室还结了亲。
倭王当即派兵帮助百济攻打新罗。
当时还是世子的扶余昌亲自领兵出战。
不但收回了失地,还攻占了新罗的函山城。
百济王大喜。
加上思念儿子,便亲自驾临前线慰劳。
那时的新罗王是金白净的祖父金深麦夫,得讯率军奇袭,取百济王首级。
王上被斩首,百济军心大乱。
扶余昌和倭国所率联军大败,率残部仓皇逃回国都泗沘城。
国恨家仇,双方从此陷入你死我亡的无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