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案子如何断,要看诸位大人表现

充任钦差副手的陈御史沉吟了下,没有看这位布政使,只是目光瞥着头顶飘落的一朵桂花。

秋日的桂树浓香萦绕。

风一吹,这时落下了一朵朵,均匀洒在二人官袍的肩头。

御史双手拢在袖中,轻声道:

“依我看么,钦差的意思大体是两个。

其一,那封检举信既已递到了都察院,惊动了圣人。

我们如今大动干戈地也来了,那无论这个太仓县令能否找到,他又是否犯了窃国贪腐的事……钦差都不能白来一趟。

必须查出点什么,抓到个把犯事的官员,才好给圣上交差。藩台大人明白吧?”

明白么?

可太明白了……

出身江南士族,一路做到临封道布政使的高廉,又岂会是蠢人?

只一听,就明白了陈红的意思:

你们临封的官员不要想着,犯人失踪,就可以玩“死无对证”那一套。

赵大人辛苦来了一趟,若啥都没查出来,回京如何给圣上交代?

“这点钦差大可放心,那太仓县令既已畏罪潜逃,便已无须再查什么证据,钦差只管向圣人禀告,发布海捕文书,捉拿人犯即可。

至于我等身为临封地方主官,犯下失察之罪,理应惩处,我与刘按察,孙知府,会亲自向陛下请罪,不会牵累钦差。”高廉沉声,予以保证。

这是早商议好的。

钦差来了,想半点责任不承担,未免想的太美。

高廉等人,背上一个失察的罪责。

虽也疼痛,但不致命,属于可接受的结果。

如此,钦差无需费力,只要逛一圈回京赴命,便可轻松完成皇命。

高廉等地方官则一起将事扛下来,各方就都有了交待。

高廉说出这番话,是希望与赵都安达成默契,采取这个皆大欢喜的版本。

以临封地方官承受一定责罚为代价,将这起案子,定性为太仓县令的个人行为。

“藩台大人,我可得提醒您一句,钦差可还没调查呢,您各位就将案子提前定了是什么意思?”

陈御史瞥了他一眼。

高廉眼皮一跳,神态自若道:

“御史误会了,本官只是觉得,这太仓县令既已逃了,便已等同于认罪伏法。”

陈御史幽幽道:

“太仓县令认罪没问题,但贪墨银矿的事,是只有他一个,还是存在某些同党,哪些人是同党,哪些人不是……这就要看诸位大人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