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家》这可以说是一个很普通又很平常的故事:单身妈妈为了找工作,把儿子带到乡下,交给那里又驼又哑外婆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由一开始的反感慢慢适应,并且与外婆的关系不断升温,最后的离别又让一切回归到了原点。导演抓住了这个典型故事,用影像的方式将之加工,使得故事更浓缩深入,情感更细腻动人。
其实整个故事的开篇也很直接,电影并没有交代太多的母亲背景的信息,甚至没有任何情感的渲染。
画面一来就是火车上和汽车上的焦躁,然后与外婆的谈话把一切信息都交代清楚。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奠定了本片故事发展的背景信息就全部介绍完成,十分简洁。
此外,还涉及儿子玩游戏机,村里唯一的大巴车以及浓浓的乡村气息,为后面的故事做了充分的铺垫。可以说开篇镜头的运用是完全恰到好处,多则不好,少则不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始终是集中在儿子和外婆的身上的,有不少人讨论妈妈,说她不孝或者其他,可是这并不是电影想要为大家展示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很多种猜测,但是那并不是导演想要的。
导演想要讲述的,本就是关于外孙和外婆之间的故事,而随后故事缓慢地展开,也说明了这一点。
镜头一直都聚焦在儿子和外婆的身上。
一方面,儿子对于乡村从一开始的厌恶反感,到慢慢适应,再到在这里找到乐趣,最后有点喜欢这里;
另一方面,儿子对于外婆也从一开始的讨厌嘲笑,到慢慢理解,再到感受到外婆的温暖,最后不愿与外婆分离。李易导演对于小孩的心理和情感都把握得相当准确,但是难得的也是,电影几乎没有觊觎低俗的煽情手段来打动观众。
当然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这要归功于外婆的不会说话,这样所有的情感表达落在了一个小孩的身上,而一个小孩不可能用语言去准确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便只能借助情节和情景的设置。
于是故事就像一组组的序列,每组情节就是导演精心布置的序列,它们在抒情的影像风格下,有条不紊地依次排列起来。直到最后,这些序列已经积累了足够多,在离别的号召下,在音乐的催动下,它们猛然爆发,激发观众的眼泪。
当然,虽然通俗甚至庸俗,这依然是一部很能打动观众的电影,因为它牵动着我们的回忆。
不仅是它的故事所涉及的亲情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更在于影片中呈现的社会形态正是我们所熟悉和经历过的。
如果将之称之为策略,那么这便是导演打出了一张「集体记忆」的牌,它的目标受众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这一代人。在这一代人的儿时的记忆中,他们或多或少都被带到过农村去生活,几日或
者几周。农村,在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屋内是昏暗的灯光和叫不出名的臭虫,屋外总是有一位哑巴或者聋子,一条狗,几头牛羊,货物不全的小卖部……
这些是他们共同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工作或者离异等各种原因,他们也有一段被外婆或奶奶照顾的日子。而电影往往是带着魔力的,当荧幕上呈现出这些景象,这些事件时,他们的记忆也就马上被拉回了从前,电影告诉观众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故事,电影更带动着观众去联想他们各自的儿时岁月和各自那位意义重大的老人,在往事不断浮现之后,情感随之便开始泛滥,而我们所有的观影情绪需要一个合理的出口,于是到了最后离别时,在动人的背景音乐中,我们为小男孩与外婆的故事所感动,我们更被自己的故事而打动。….
为什么说我们不是被电影里面的故事而打动,而是被我们自己的故事而打动?就是如此了。
这部电影,不像《忠犬八公的故事》里面的八公,它的忠诚,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令人感动。但是它是特殊的,八公只有那一只。
我们之所以感动,也并非我们养过宠物或者其他,我们之所以感动就是因为电影的剧情,用了大半个小时来煽情,让你不得不感动。
也不像《人工智能》那样,千年的守候只为了寻找母爱,我们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他渴求了千年的母爱,我们错手可得,这份坚持,这份濡慕之情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