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任何一个这样的实验都艰难无比,哪怕实验失败的人,也一样值得尊敬,因为他们要付出比后辈更多的努力才行。
冯倩的欧洲之行前后要耗时一个多月,先乘飞机到纽约,与一起同行的几个教授汇合,然后搭乘邮轮横渡大西洋,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抵达英国,访问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做演讲,与同行们进行交流,然后再乘飞机到哥本哈根,开展正式交流访问,随后还要访问法国、德国、奥地利一些国家并到他们的大学做学术演讲。
随着时空颗粒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她博士毕业还不满三年,得到的待遇已经与一些顶级学者相当,许多人都认为,她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预见,这次陨石对物理学界带来的冲击会持续扩大,而目前只有时空颗粒理论能解释这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当初看似荒诞的理论,将会被更多专业学者认可,加入进来持续对理论进行完善补充。
越多的专业学者认可时空颗粒理论,这个理论成为全世界共识的可能性越高,认可这个理论的人越多,对增强人类整体的意识帮助越大。
这个理论可以完整的解释世界的本质,这是过去的所有科学理论无法做到的,带来的效果是可以逐渐取代宗教的影响,让所有人类形成相同的世界观,这对弥合现有的宗教引起的各种争端,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这些都是曾凡的设想,身在局中的冯倩并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其他人当然更无从知晓了。
从冯倩穿越过来那一刻起,这个时空就注定了要走向不同的方向,与他们原先的时空差别会越来越大,无数人、无数国家的命运将从此改变。
此刻的曾凡已经到了火星几个月,即便后世发射了那么多探测器,对火星的了解仍然少的可怜。
火星宏观上的一些基本信息,大致的地形地貌,与实际差别不大,但是微观上的许多细节就差别很大了。
某些地区给曾凡的感觉比想象中要好的多,并没有那些探测器得到的信息那么极端,释放出一些菌群也能很好的生存。
在这个一片死寂的星球上,他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实验各种能想象出的技能,不用担心会造成什么后果。
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曾凡也找到了一些宇宙石内部能量的用法,在他的意念场控制下,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能量,在这个星球上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一座数千米高的山峰了,这也是他想尝试改造火星的信心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