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佐助,身为倭寇此次防守在张登镇的第 19 联队联队长,肩负着张登镇以及左右两侧李庄乡、林堡乡的防御重任。
此地乃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别说是高耸的地势,就连所谓的稍高些的土坡都寻觅不见,自然也就不存在可据守的防御高地。至于交通要道之类,同样不存在,周边尽是平坦无垠的原野,连超过三米宽的河流都难觅踪影,在坦克部队面前,真可谓是毫无阻碍、一马平川。
不过,这里倒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在我军第五集团军成立之前,曾有一部分游击队在此活跃,这里属于冀中游击队敌后根据地之一,亦是地道战的早期雏形所在。在蓝星的历史长河中,此地的游击作战赫赫有名,其中这片区域的相关纪念馆,即便到了 21 世纪,仍被人们屡屡提及、津津乐道。
1938 年春,冉庄人民便开始挖掘地洞。最初只是单口洞,而后逐步发展成双口洞、多口洞,最终形成了长达 32 华里的庞大地道网。
地道的结构精巧复杂:一般宽约 2 米、高 1.5 米,顶部的土层厚度在 2 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方便观察外界情况;射击孔,用于对敌射击;通气孔,保证空气流通;陷阱,用以防备敌人;活动翻板,增加防御的灵活性;指路牌,避免在地道中迷失方向;水井,解决饮水问题;储粮室,储备足够的粮食以供长期坚守等等,这一切设施都极大地便于与敌人展开斗争。
在 9 月份,我集团军发起对倭寇保定的进攻之后,这里的游击队积极配合我军,迅速且有序地完成了所有百姓的转移工作。同时,游击队也直接并入了第四集团军,成为了其中坚力量。
然而,倭寇部队在此构建战壕时,意外挖通了许多地道。在那些无耻汉奸和伪军的配合下,伊藤佐助找到了我方百姓躲藏在洞里的粮食。不仅如此,倭寇还丧心病狂地利用这些地道,修建了更为错综复杂的战壕。
伊藤佐助所修建的战壕从外面看去,纵横交错、相互连通,而且战壕挖得既深又宽。走进战壕,更是随处可见精心布置的藏兵洞。藏兵洞内部与地道紧密相连,地道又和其他战壕相通,同时还与村子里倭寇建立的炮垒、地堡相互衔接。
这样巧妙的结合,使得倭寇在这三个乡镇的防御力量呈数倍增强。不仅能够有效地躲避我军空中力量的猛烈打击,还能够凭借地道迅速而灵活地支援各处战场。甚至可以说,即便战壕被我军攻破,倭寇仍能凭借地道,出其不意、神不知鬼不觉地重新夺回
此时,伊藤佐助正在他的指挥部进行着战前部署。他的指挥处颇为特别,乃是位于张登镇旁边冉庄的一处地下建筑,正是之前游击队留下来的地道。这处地道不仅面积宽敞,而且与其他地道相互连接,四通八达,实乃绝佳的指挥中枢所在。
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极其安全,华夏空军难以察觉,根本无法实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