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无人机实验

在撒哈拉的任务中,岳凯和队员们不仅面对了地面上的威胁,还遭遇了来自空中的挑战——敌人的无人机侦察和攻击。这个问题成为了我们返回基地后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我知道传统的防空手段在这些高科技无人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我们需要一种更有效、更灵活的应对策略。于是,我带着玫瑰和幽狼找到了顾小芸,借鉴着她的经验。

“小芸,我们在撒哈拉遇到了无人机的问题,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我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

顾小芸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那就用无人机对付无人机吧。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使用小型无人机进行对撞,虽然是一次性用品,不过开发开发简单,性价比高。而且通过编程让它们能够自动识别敌方无人机并进行拦截,减少复杂的操作性。不过,这个方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对于大型的无人机我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这个提议让我眼前一亮,我知道这可能正是大家需要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但我们如何确保我们的无人机能够准确识别目标,并且不会受到敌方的无休止的干扰呢?”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们可以通过加密的信号和先进的算法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同时,我们可以在无人机上安装多个传感器,比如红外、雷达和光学摄像头,通过数据融合来增强抗干扰能力。最后与我们的智能夜视头盔,通过头盔的辅助锁定来增加准确性。而且如果携带的无人机很多的话,还可以实现集群效应。”顾小芸详细解释道。

玫瑰和幽狼也加入了讨论,她们从这次撒哈拉任务时碰到的场景给出自己的见解。“我们需要确保这些无人机能够快速部署,而且要有足够的续航能力,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玫瑰指出。

“同时,我们还得考虑到成本和可维护性,毕竟我们可能需要在多次任务中使用这种手段。最好在附近没撞击到的时候关键时刻自炸,威力也不用太大,能够损坏对方无人机就行。”幽狼补充道。

顾小芸认真记录下我们的建议,并承诺会进一步完善这个方案。“给我一些时间,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开发出满足我们需求的小型无人机。”

几天后,顾小芸带着几个原型机回到了基地。“岳凯,这就是我们的最新研发成果。”顾小芸手里拿着那台小型无人机,充满自豪地说道。

我接过无人机仔细端详。它的体积确实与手机相似,重量也和一个普通手机差不多,易于携带和操作,按每个队员携带1-2个,那么在碰到敌人前既能够实现侦查,又可以实现攻击,十分的方便。“它应该怎么使用,还有如何发挥作用?”我好奇地问。

“内置的小弹珠是关键。在关键时刻它可以爆炸,覆盖范围大约3米。足够对敌方无人机造成致命打击,不过它对人的杀伤力就一般了,不会把人炸死。尤其很多人带着头盔,穿着防弹服。当然,如果是针对人来进攻的那种自杀式无人机也可以研发,不过体积会更大一些,而且要放置足够的炸弹。”顾小芸解释道。

听到小芸的描述,我不禁想起天空中无边无际的自杀式无人机向着我们冲过来的画面,然后逐个的爆炸,那场景简直太恐怖了。同时我内心的深处好像隐隐觉得这是一种新型的战争,我们是否能够适应呢。

队员们也纷纷围了上来,对这台小小的无人机充满了好奇。“它怎么识别目标?”玫瑰问道。

“搭载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和多重传感器。它可以通过编程自动识别敌方无人机的特征,比如形状、热量信号等。而且,它还能与智能头盔链接,通过辅助锁定和导航,提高作战效率。”顾小芸回答。

我点了点头,对这个创新非常认可。“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实战演练,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于是,在基地的演习场,雷达准备了一场模拟战斗。我和队员们装备了智能头盔,准备见证这台小型无人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