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孺子骑马守在大门口,看着队伍出营,数名军吏站在镇北将军身边,一丝不苟地查点人数、马匹与车辆,记录在册。
东海王陪在韩孺子身边,突然说:“对了,我打听到一件事,不知你听说过没有?神雄关的将军姓吴。”
韩孺子了解的小道消息一多半是从东海王这里听来的,“姓吴?难道是……”
“正是。”
姓吴,并能受到东海王重视的人只有一个可能,此人乃是当今皇帝的亲舅舅。
皇帝有三个舅舅,早年间因太子之祸被发配南疆,半年前才蒙赦回京,匈奴大举入侵的时候,他们是第一批主动上书请战的外戚。
“哪一位?”韩孺子问。
“吴修。”
吴修是皇帝二舅,韩孺子想了想,“跟咱们无关,北军兵马埋伏在关外的山谷中,不受神雄关节制。”
“那倒是,不过今日过关之后,再想回京可就难喽。”
韩孺子看了东海王一眼,“回京要有朝廷旨意,谁守关也得放行。”
“呵呵,你说得对。”东海王微笑道。
军吏已经提前完成了过关的一切文书往来,城门大开,其他人不准通行,四千人马与车辆迅速过关,在城中不做片刻停留。
在城门里,韩孺子和东海王见到了守关的武威将军吴修,那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仍有多年辛苦劳作所留下的沧桑,神情过分严肃。
双方相隔十几步,在军吏的提醒下,互相看了一眼,点点头,就算见过面了,谁也没说话。
韩孺子还在城外的时候就一直在打量神雄关。
神雄关建在两座山峰之间,城墙比京城还要高耸,城池不大,街道两边储物的仓库比住人的营房更多,此地易守难关,的确不需要太多驻军,必要的时候,关内各地的军队都能过来支援,相距最近的军队半日即到。
穿过神雄关之后,道路下行,并且越来越曲折狭窄,韩孺子勒马回头望了一眼,从北边望去,关口越发坚不可摧,忍不住赞道:“真不愧‘神雄’两字。”
东海王略显茫然,“这里离京城明明更近,可我却觉得更远了。是你带我们出关的,别人我不管,我是一定要活着回来的,你得给我一个保证。”
“保证什么?保证你不被雷劈着、不被石头砸到、不被匈奴人的箭射到吗?”
“嘿嘿,你就笑吧,看你能笑多久。”
由神雄关到碎铁城二百余里,快马加鞭一日可至,大军行进得比较慢,要走两天。
途中每经过一处山谷,韩孺子和东海王都会亲自去看看,确有两处山谷已经平整土地,由少量士兵看守,显然是为建营而准备,据说更远的山谷里还有已经成形的军营。
东海王稍稍放心,其实他也知道,围歼匈奴人这么大的事情,没人敢拿来开玩笑,他现在担心另一件事了,“绝不能在碎铁城过冬,打完匈奴人就走,即使不能回京,也要留在关内,关外太危险。”
两边的山峦逐渐变矮,第二天中午,全军走出山区,望见了二十里以外的碎铁城。
苍茫的天穹之下,城池小得像是一座帐篷。
韩孺子牢牢记住杨奉告诉他的那个人名:房大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