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风云突变

见吴超越决心已下,赵烈文便也不再反对什么,只是说道:“那就先按你计划的办吧,但是慰亭,我还是得提醒你一点,千万不能轻信长毛的承诺。”

吴超越再次点头,又自言自语的说道:“长毛们,别逼我,把我惹急了,我的北伐大军可以随时变成东征主力,先干掉你们!然后再收拾乱党!”

再接下来,当然是轮到熟悉和太平军打交道的帮凶周文贤出马了,携带吴超越的书信一路顺江东下,以严守中立的承诺为交换,劝说长江沿岸的太平军大小军阀借路让行。同时吴超越也终于亲自接见了一直没离开过湖北省城的杨秀清使者侯裕宽,答应严格保持中立,也承诺不会追究杨秀清背盟通清的责任,换取杨秀清借路放行。

被吴超越料中,杨秀清的全权代表侯裕宽连眼皮都没眨一下,马上就答应了借路给吴军北伐,也立即按照吴超越的要求,携带着吴超越派出的另一个使者连夜返回南京,与杨秀清当面商量粮船辎重船的具体通行事宜。

长江沿岸的太平军各大军阀也差不多,在害怕吴军插手太平军内战支持敌对一方的情况下,全都忍气吞声的答应了借路放行,承诺并保证绝不首先攻击、拦截和搜查任何悬挂吴军旗帜的吴军船只,换取吴超越对太平军的内战保持绝对中立,还有吴超越继续向他们出售粮食和熟铁。

在此期间,一支满载着湖广粮食的吴军船队也在四艘红单船的保护下,首先东进出发试水,结果湖口的林启荣、彭泽的黄文金和安庆的林凤翔果然都兑现了承诺,乖乖让路放行,没做任何的拦截攻击。而吴军运粮船队到了南京江面之后,更是受到了杨秀清直系主力的热情款待,万分客气的把吴军运粮船队礼送过境,再下游的叶芸来和吴如孝也同样如此,为了避免激怒吴超越,同样选择了乖乖让路放行,破天荒的让吴军船队通过他们的防区,安然抵达上海。

消息传回湖北,大喜过望的吴超越立即组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运载更多的粮食和军需辎重东下上海囤积。同时为了谨慎起见,吴超越还采纳了赵烈文的谨慎建议,出动了吴军水师主力保护这支运输船队出发,准备让水师将士多辛苦一些,先把粮食军需送到上海,然后再回来保护运兵船队东下。

事实证明,赵烈文的谨慎建议绝不是杞人忧天,吴超越采纳赵烈文的建议,也是一个正确得无法再正确的决定。因为就在吴超越做出这个决定的同一天,太平军内战形势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坚定支持杨秀清的太平军名将李开芳,突然在滁州战场上倒戈相向,站到了以石达开为首的讨杨军一边!

造成李开芳和倒戈的关键原因,仍然还是因为杨秀清背叛太平军暗通满清朝廷是铁一般的事实,虽然吴超越始终没有对杨秀清落井下石,公开公布杨秀清的罪行铁证,李开芳也死活不肯相信吴如孝公布的证据,帮着杨润清死死替杨秀清守住滁州门户,一度挡住了石达开、曾立昌和李世贤的联军,有力保护了南京的安全。

然而毕竟纸里包不住火,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也随着越来越多的太平军军阀站到了杨秀清的对立面后,李开芳终于还是出现了动摇,暗中派出了使者与吴如孝取得联系,见到了被吴如孝扣押的杨秀清小舅子陈来,亲眼看到了杨秀清暗中通清的罪行铁证。

得知真相,又亲眼看到了杨秀清为了个人利益,继借路给清俄联军后又借路给吴超越的无耻嘴脸,李开芳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先是暗中和石达开取得联络,然后又在石达开的帮助配合下,成功拿获滁州太平军主将杨润清,帮助石达开军夺取滁州城池,打开了石达开进兵南京的大门。

李开芳的倒戈还促成了林凤翔的起兵讨杨,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林凤翔在好友李开芳的一再劝说下,也在早已从吴如孝那里了解到真相的情况下,只是因为受过杨秀清大恩而没有翻脸的林凤翔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毅然打出了讨杨旗号,并直接切断了杨秀清亲信黄文金和南京的联系,断绝了杨秀清在上游的重要外援。

对于李开芳的突然背叛,杨秀清其实还算有一点心理准备,明白李开芳一旦获知真相,随时都有可能背叛自己。然而杨秀清却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到他大势已去之后,他的本家兄弟、手握重兵的杨辅清,竟然也选择了倒戈易帜,打出了讨伐他的旗号!然后又在第一时间解除镇江包围,率军退回扬州,任由叶芸来与吴如孝直接进兵南京。

“杨辅清小儿,本王要把你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闻知噩耗,东王府大殿上自然少不得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杨秀清暴跳如雷,金龙案上的金茶杯金砚台漫天飞舞,东王府众属官个个以额贴地,大气都不敢出上一口,生怕杨秀清拿自己当出气筒,拖出去重打几百刑杖,甚至直接五马分尸。

不过只是绝望的嚎叫,杨秀清很清楚自己已经完了,南京周边的太平军大小军阀都已经举旗反叛,重重包围了南京孤城,如果说杨秀清的嫡系主力还在的话,或许还有把握扭转乾坤,粉碎叛军包围。然而杨秀清的嫡系主力偏偏已经葬送在北伐战场,剩下一点精华也先后败光在了杨润清和杨辅清手里,现在杨秀清就算还有御驾亲征的雄心壮志,也已经是无军可用,无将可派。

“难道本王这一次真的要升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