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听罢,边哭边拜,随后离开京师,踏上不归之路。
赵安得知卢象升、孙承宗、杨嗣昌,这三人的命运时,不由得心生感叹。
在赵安看来,这三人其实是代表着,大明应对明末危机的三种解决办法。
孙承宗老成持重,他的战略应当是最完美的,在东北对建奴实行筑城,利用大明城坚炮远,国力远胜建奴,逐步的压缩建奴的活动空间,步步蚕食。
对内则是剿抚并用,以恢复国力为主。
孙承宗的战略虽好,但是见效慢花费大,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坚持这个战略。
这个战略虽好,但是不适合崇祯,这个性格反复无常的人。
崇祯帝太容易被影响自己判断,一遇到困难或是挫折,就想着调整战略。
这样的性格在小事上,叫灵活多变,但是在军国大事上,就是摇摆不定,是为君者的大忌。
对于君王而言,难的是,如何从诸多的建议中,选定正确方案。
但是一旦选择了,就必须执行到底,就算是错,也要坚持下去,朝令夕改造成影响,远超一般的战略失误。
而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计划,在赵安看来,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后世的蒋校长,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也曾提出过相同的战略构想。
杨嗣昌想的是,先用和谈拖住建奴,对内则采用十面张网战略,彻底的镇压,平息农民起义。
等彻底解决大明内部的问题后,再腾出手来解决建奴的问题。
杨嗣昌的战略谋划,可以说是最传统的华夏文官的谋略,虽不是那么的热血,但是在赵安看来,也是具有可实施性的。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杨嗣昌代表的就是鸽派,主张怀柔的政策,鸽派广泛的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
而卢象升则代表的是鹰派,主张通过铁血的战争来解决大明的困境。
建奴造反,那就打建奴,农民军叛乱,那就镇压农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