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也是无奈,只能尽力解释,情报工作,非常重要。
他说得很清楚,在克公的支持下,冀热辽派了上千的暗线工作者出去。
不管是关东军,还是华北方面军,小鬼子只要动了,八路军马上就知道。
总有一点蛛丝马迹,要吃,要喝,要走,还要物资。
只要有了这些征兆,八路军再做准备时,就有了方向。
再有,打小鬼子,不能怕牺牲,但是不能牺牲多了,不然元气伤了。
更不能怕浪费子弹,只有多消灭敌人,才能多缴获,后面就更好打。
李福生不是高调的人,所以,把很多经过掰开了,细细说,很多领导马上就明白了。
津南的地道战、地雷战,也是所有干部战士,还有百姓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招。
比如,地雷,石头雷,火药量不好掌握。
游击队就把石雷换成了陶土,要知道,冀中的大缸全国有名,土壤关系。
陶土,小鬼子一样探测不出来,炸开了,杀伤力堪比弹片。
也是为了增强地雷的杀伤力,战士们把缴获小鬼子的玻璃瓶砸碎了,掺在陶土里。
地雷爆炸,那些玻璃渣子钻进小鬼子胸口,想找都找不到。
一天不到,小鬼子就算是不疼死,也会高烧发炎,一命呜呼。
李福生说的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操作起来,对小鬼子的打击非常大。
还有一点,是李福生一直觉得不能放松,那就是主力团。
地方部队可以分散,比如基本团、游击队等,平时分散可以。
但是主力旅、主力团不行,要随时做好应对小鬼子偷袭的准备。
能打、能退,必要时,要能快速集合周边的主力,围歼小鬼子。
只有把小鬼子打疼了,小鬼子才不敢出来。
小鬼子围剿确实有杀伤力,但那些零散的小鬼子,对根据地的百姓伤害最大,也最伤元气。
所以,一定要把小鬼子的据点干掉,让小鬼子不敢轻易下乡。
这些都是冀热辽已经实践过的经验,非常宝贵。
后来,几位首长听说了,干脆又安排了一些战术课。
很多战将,大家相互学习,相当于换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