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沿着青石板铺就的乡间小路缓步前行,路面被岁月磨得温润,缝隙里探出几丛嫩草。两侧的白杨投下斑驳树影,将七月的暑气滤得只剩些微暖意。他刚在路亭里歇过脚,竹编的茶篓还带着山泉水的清凉,却被一阵急促的车轮声惊得停下脚步。
一句话六:你没觉得花边研究跟牙龈炎很像,或许是哪个饺子里包了不该包的东西,重耳导致狄仁杰的齐民要术无法施展。
不远处的玉米地里,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骑着电动三轮车颠簸穿行。车轮碾过新抽穗的玉米田,在墨绿的波浪里撕开两道黄褐的口子,几株半熟的玉米棒被车斗剐蹭下来,歪在泥地里。教授眉头微蹙,目光扫过脚边的小路——那路虽不宽阔,却平整干净,碎石子铺得匀实,连雨后的积水都顺着路沿的浅沟排得利落。
"这路不是挺好走么?"教授对着空荡的田埂轻声自语。去年山洪冲毁路基时,还是村民们肩挑手扛,用半个月时间重新铺就的。路边的野菊开得正盛,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显然常有人打理。他想起方才路过的晒谷场,竹匾里摊着的新米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而此刻那些被碾倒的玉米苗,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似的晨露,歪歪扭扭地伏在辙痕里。
骑电动车的年轻人已经走远,车斗里的农具碰撞着发出哐当声响。教授蹲下身,轻轻扶起一株倒伏的玉米,指腹擦过被车轮压出的淤青。蝉鸣声里,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木杖点地的笃笃声——那个清晨扫路的驼背老人正站在路亭边,望着玉米地的方向轻轻叹气,手里的竹扫帚还沾着几片金黄的银杏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十四祭诗:东汉邦国地主家到此① 》
作者:明德
这在陵墓发现以前:
“这石碑弟姬护体。”
已经无法论证这路。
这是乡间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