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打仗为了立功,可立功的人多了,曾国藩不能食言,当然要提拔,提拔多了就造成了军官多。
如果放到和平年代,没有仗打,升官就没那么容易。
可现在情况不同,现在的情况是打仗,说不定今天升官,明天就被人干死在战场上的那种。
但是浪越大鱼越贵嘛!
............。
言归正传!
上海人开出三十五万两,而且只需派一万多人去上海保护,其实对于现在缺钱的曾国藩来说是十分划算的买卖。
他现在佣兵十万,只需要调万把人去上海,自己的军饷就可以解决一大半,再怎么看都不会吃亏。
可曾国藩现在想的是去打南京,立下不世功劳。
曾国藩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咸丰皇帝死之前下的诏书:
“”克金陵者为王“”
只要打下南京,自己就可以封王,封王是什么概念?
大清帝国两百多年来都没有封汉人过王。(三藩之乱,吴三桂他们除外)
所以封王的诱惑,对于曾国藩来说是十分大的,哪怕现在上海人出三十五万两白银,依旧没有打动曾国藩。
曾国藩还是拒绝。
...........。
到了11月18日 上海再次来了一个人物,他叫做钱鼎铭。
钱鼎铭是上海的官员,他的来头不小,父亲是湖北巡抚钱宝珍。
湖北巡抚胡林翼死后,钱宝珍接任湖北巡抚这个位置。
钱鼎铭他们家族要往上追究历史,应该是吴越王钱廖的三十世孙。
钱鼎铭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来找曾国藩,并且承诺每个月出六十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说实话,曾国藩心动了。
“”这可是六十万两呀,也就是说我去打南京,我根本就不用操心军费的问题,上海就给我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