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新伙计们煮的馄饨终于达到了赵卿云的要求。馄饨馆的生意又恢复了往日的火爆。
在这个过程中,赵卿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依然会在每天清晨去菜市场挑选食材,依然会亲自下厨煮馄饨,和顾客们聊天。他知道,馄饨馆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馄饨的美味,还因为这里有一种家的氛围。顾客们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吃一碗馄饨,也是为了感受那种温暖和亲切。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了馄饨馆。他看起来有些落魄,衣服破旧,头发凌乱。他坐在角落里,点了一碗馄饨。赵卿云看到他的样子,心里有些同情。他把馄饨端过去的时候,还多给年轻人加了几个馄饨。年轻人有些惊讶,赵卿云笑着说:“多吃点,今天的馄饨管够。”
年轻人狼吞虎咽地吃着馄饨,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他告诉赵卿云,他是从外地来沈城打工的,可是一直找不到工作,身上的钱也快花光了,已经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赵卿云听了,很是同情。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不嫌弃,可以先在我这里帮忙,我给你开工资,等你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走。”
年轻人感激涕零,他留在了馄饨馆工作。他很努力,也很勤快,慢慢地,他学会了煮馄饨,也学会了如何招待顾客。在馄饨馆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感受到了赵卿云的善良和温暖,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卿云馄饨馆”已经成为了沈城的一个标志性的地方。它代表着美食,代表着温暖,也代表着一种坚持和执着。赵卿云看着自己的馄饨馆,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会继续努力,让馄饨馆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美味的馄饨,感受到这份独特的温暖。
在每一个清晨,馄饨馆的灯光都会亮起,那锅里的馄饨汤翻滚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赵卿云站在炉灶前,脸上带着微笑,迎接新一天的顾客。他知道,这小小的馄饨馆,承载着他的梦想,也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和期待。
随着“卿云馄饨馆”的日益壮大,赵卿云开始思考如何让馄饨馆的美食文化传播得更远。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实体店的口碑传播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和商业手段。
赵卿云决定先从外卖业务入手。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精心设计了专门用于外卖的包装,采用环保、保温的材料,确保馄饨在外卖过程中不会变形、汤汁不会洒出,而且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为了让外卖顾客也能体验到店内的服务,他还在外卖中附上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馄饨的吃法建议以及一些温馨的祝福语。
外卖业务一经推出,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上班族在忙碌的工作日里,即使不能到店,也能享受到美味的馄饨。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外卖订单量的增加,厨房的工作量大增,有时候会出现订单积压的情况。而且,外卖配送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配送员迷路导致送餐延误,或者在途中不小心打翻馄饨等。
赵卿云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重新调整了厨房的布局,增加了一些设备,提高了煮馄饨的效率。同时,他与多家可靠的外卖平台加强合作,对外卖配送员进行专门的培训,要求他们小心配送馄饨馆的订单。他还建立了一个客服团队,专门处理外卖过程中顾客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方案和补偿。
在解决外卖问题的同时,赵卿云还想把馄饨馆的品牌推广到全国。他开始研究连锁经营的模式。他知道,要进行连锁经营,就必须保证每个加盟店的馄饨品质都和总店一致。于是,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加盟店标准手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册中涵盖了从食材采购、馄饨制作工艺、店面装修到员工培训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在食材采购方面,他要求加盟店必须从指定的供应商那里采购符合标准的食材,并且定期进行抽检;在馄饨制作工艺上,他会派专人到加盟店进行培训,确保每一碗馄饨的味道都能达到总店的水平;店面装修方面,虽然不要求完全一样,但也要保持“卿云馄饨馆”的风格和特色;员工培训方面,新员工必须到总店接受至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馄饨馆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流程。
为了寻找合适的加盟商,赵卿云参加了很多商业展会和招商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结识了很多有兴趣投资餐饮行业的人。然而,他并没有急于选择加盟商,而是对每一个有意向的人进行深入的考察。他会考察对方的资金实力、商业信誉、对餐饮行业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真正认同“卿云馄饨馆”的经营理念。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第一家加盟店在邻市开业了。赵卿云亲自到加盟店指导开业工作,他看着加盟店的一切都按照标准有序进行,心中充满了欣慰。加盟店开业后,生意也十分火爆。当地的顾客对这种新鲜出炉的美味馄饨赞不绝口。
随着第一家加盟店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盟“卿云馄饨馆”。赵卿云按照自己的标准,谨慎地选择加盟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有十家加盟店在不同的城市开业了。
但是,连锁经营也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挑战。有一些加盟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开始在食材上偷工减料。赵卿云在一次市场抽检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非常生气。他知道,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毁掉“卿云馄饨馆”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