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立场交驳

青云重山 泓烧鸭 2348 字 1个月前

高丹答说道,“太师饱治经学,当然十分清楚墨家传统理念与未国国策,而寅伯既然也认同太师是纵横名臣,便应该相信,除非太师献策非是自愿、而是受迫,否则该不会提出毫无实现之可能或胜算的计策给寅伯的,对吧?”

听完巨子回答,众弟子皆长舒了口气。

这三番答复,既一如寅伯适才罔视了修屈师徒、直接“逼问”墨家立场般,巧妙将责任转移到已被逐出墨家、使他不能立即追究的师徒俩,以及黎王室、临蓟朝堂、未国等他暂未敢公开敌对的更大势力身上,又在最后关头隐晦表明墨家清楚太师是受迫献计,并顺带从中“离间”或“曲解”、使寅伯可能将自己怀疑起这卅二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还能给尚未完全清楚真相的乐未权贵们暗示…这位寅伯是自作自受,自始至终的活该。

只怕即便是“料事如神”的大弟子屈杉、或神策纵横的白太师在此,要回答上述疑问,也就只能拿得出这番话作为最佳解释了!

而寅伯当然听明白了大部分意思,不禁是下意识间眉头微锁,在高夫子的话语间是胸中怒意渐生,眼中甚至有是杀意流露。

他不惧与墨家完全对立,也巴不得墨家归顺合作。

然照如此般表面虚与委蛇、推诿责任,卸去罪名,实际上站到了他对立面的阴阳举措…

令他这个向来只善正面胜敌的将军,只有是愈发郁积愠怒,无处可发!

然而,高丹此时的妙诀操作,还并未结束——

随即,只见他的目光与言语对象、开始转移到了在场余众权贵身上,如此,便又使得寅伯无法贸然打断、多胜他一步了:

“诸位,正如寅伯所言,墨家早已通过当日屈杉的冒犯之举、知悉过了太师之计,那么接下来,我便与诸位复述一遍。”

“此计仅有卅二言,排比规整,简洁明了。”

接着,高丹便轻松背出了师侄屈杉也曾当众背过的那卅二字出来,“严明军纪,巩固军心。南联未墨,东抵炎宣。缓图东进,远交近攻。尊奉天子,遂可称霸!”

话音落毕,在场余众旋即展开了细声议论…

现场气势,更是逐渐从围绕寅伯为中心,变为了对他的指摘甚至是谴责,愈发陷他于不利…

而毫无疑问的是,这突然公布的、连他寅伯本人都从未明说出过的太师之计,是当众带给他的沉痛一击!

这回,几乎是不必再多赘言,以期走进什么转场、渲染、煽动等繁琐步骤,便令在场两国权贵都顿时清楚了寅伯今日汇聚众人的意图所在。

这一击,直接反令他寅伯陷入了被动!

待气氛酝酿了一阵后,高丹便在寅伯敌意的眼神中继续了发言。

“前八字与后十六字,诸位都是读书人,该都无甚异议了吧?仍如寅伯所说,核心要义正是当中的十六字。”

“南联未墨,东抵炎宣。”

高丹接着解读着说道,“东抵炎宣也不必说,炎国、宣国已足够强大,其西境与乐国接壤处又皆有富饶土地,一旦取得,便是强弱倒逆、攻守之势异也。这点实在直白得甚至无需太师指出,就连寅伯自己也早在三年前便已尝试过了。”

“那么最终,便是回到了‘南联未墨’四字上。”

“可太师既知悉墨家与未国情况,又岂可能点拨寅伯,去招犯本无心涉足战火的我两家,要我两家放弃已有的安宁生活,去给天下百姓带来流离战火,而只为他寅伯建立功业呢?”

“这…就不再像是个纵横名师的神策了吧?”

高丹故意引导并试问到了最后、便终于转看回向了寅伯去,“所以,是否只是那位代表着黎王室立场、要为七国万方黎民负责的太师,为保天下安宁,而提出的一条…敷衍、愚弄寅伯的谎言呢?”

说罢,高丹便再深呼吸了道后,朝着寅伯恭敬一揖,便转身大踏步回了座位。随后一抬衣摆,动作大气的跽坐下去。

此刻,终于脱困的高丹,自己也长舒了口气出来。

虽完全逆转了形势,可自始至终,未能从实力上全方位碾压对方还是令他紧张无比的。

到了这时,就连这番大开大合的结束动作,在寅伯眼中都已视作“挑衅”。

而这段“添油加醋”,更使得在场余众立场,除那些自己城里住着“邘家军”的纯粹附庸外、是皆更倾于倒向寅伯的对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