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旭八九岁的时候,老街街口住着一位老叔公,是秦旭老爸七拐八弯的远方亲戚,那时候都有七十岁了,他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养蟋蟀。
每到春天的时候,身手还算矫健的老人,就喜欢到田野山地里捉蛐蛐,或者雇人帮他捉蛐蛐。
民间有斗蟋蟀的传统,但这个秦旭喊他“周叔公”的老人家,捉来的蛐蛐从来不来争斗赌博,就喜欢养着,每天遛弯的时候,揣在怀里。
秦旭那时贪玩,喜欢到他家院子里看那些鸣叫响亮的小蛐蛐。
他记得,经常看到周叔公拿着新鲜的叶子,喂养那一只只在蛐蛐笼里鸣叫的虫子。
还会研磨出豆粉,鱼粉,调和成小小的疙瘩,给小蛐蛐们加餐。
除了黑褐色的好斗蟋蟀,老人还会养绿色的大蝈蝈。
那个小小后院,在当时的小秦旭看来,真是有趣极了。
虽然后来长大,秦旭或多或少明白,那些生活在蛐蛐笼里的小家伙们,在那违背天性的狭小空间里,也许并不快乐。
但那个养蛐蛐的老人,依然是他童年记忆里,十分深刻的回忆。
三年前,秦旭还在警校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的周叔公被他的儿子送到养老院。
那栋摆着许多蛐蛐笼,夏日充满了蟋蟀清亮鸣叫的房子,再也没有这些小家伙们的响声。
晃动的塑料盒里,有菜叶残渣,是秦旭今天抽空喂给这只大蟋蟀。
它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秦旭的出现,两根长长的丝状触角紧张地摆动,仿佛随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仔细看这只小家伙,发现蟋蟀其实长得挺像是家里的大蟑螂。
都是黑褐色的外表,长长的触须,粗壮的后退,能看到根根腿毛。
但它们两人在名声上,绝对不能并提。
养蛐蛐的历史,由来已久,让秦旭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不知那一年学的古文《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