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携手共进,翠谷村的辉煌之路

王大山对村干部们说,“大家赶紧准备一下,挑选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还有,要把包装做得精致一些。”

在准备展销会的过程中,王大山发现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对农产品的宣传不太熟悉,于是他亲自给他们培训。

“孩子们,咱们的农产品质量好是一方面,宣传也很重要。你们要把咱们农产品的特色、优势都讲出来,让别人一听就想买。”

王大山耐心地说。

一个年轻人问道:“王支书,那我们具体该怎么说啊?”

王大山想了想:“比如说,咱们的水果都是纯天然种植的,没有打过农药,口感特别好。还有咱们的手工粉条,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很有嚼劲。这些都是咱们的卖点。”

在王大山的指导下,年轻人很快掌握了宣传技巧。

农产品展销会那天,翠谷村的展位前围满了人,大家对村里的农产品赞不绝口,订单也纷至沓来。

“王支书,这次展销会太成功了,咱们的农产品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

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

王大山笑着说:“这只是个开始,咱们要继续努力,把产品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翠谷村的农产品。”

回到村里后,王大山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他召集了村里的种植大户和加工厂负责人,商量建立农产品合作社的事情。

“咱们成立合作社,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

王大山说,“而且,咱们可以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销售产品,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大家对王大山的提议都很支持,但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担忧,比如资金问题、管理问题等。

王大山说:“资金方面,咱们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政府也有一些扶持政策,咱们可以去争取。管理方面,咱们可以请一些专业的人员来指导,也可以派年轻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经过一番努力,翠谷村的农产品合作社终于成立了。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的农产品生产更加规范、高效,质量也更有保障。

然而,随着村里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村里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的教育条件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