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云清楚,大孝子可是娘子的心头肉,
只见座位上的红甲女将,急急忙忙抢过周云手里的书信。
“少年当从军,铁甲报家国!”
“此番战场失利,乃李信之过,北疆楚儿,敢作敢当。”
“此去,欲效仿龙骧旧事,必让张县兵马,无力威胁巨野。”
“若能成,孩儿自当归来,面见母亲。”
“若不成,孩儿便一去不回,遂了母亲心愿。”
……
李信竟然出走了?
虽说十七营在河南战场定义为斥候,出现在那里都是正常行军,
但武川子弟如此听从李信的命令,好像有些过分了。
要知道,李信不是十七营统领,侯莫陈崇才是。
大殿里,李贞一席精致的黑甲,此刻气氛微妙,她不敢多言。
李娘子哭了,趴在周云身上失声痛哭。
她很后悔,也很害怕。
徐州郡毒士了然何等厉害,李信就只有三千斥候骑兵,
怎么可能是圣清皇帝五六万人的对手。
佛堂下,莲花台前。
赵王周云牵着李贞,怀中搂着李娘子,他眼中闪过狠厉,
李信战场能力很强,十七营绝不可能轻易被抓住。
周云原本定下的战术是慢慢磨宋军,温水煮青蛙,
等宋国反应过来,已经是死局了。
如果进入这种节奏,楚军甚至可以先夺回张县,再灭宋国。
不过此乃稳妥之法,稳妥的事物,必然伴随缺陷。
这种战略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时间太长了。
快则半年,慢的话,甚至楚宋之战要打数年。
现在,李信小股精锐出击,绝对会缠着徐州军打。
短时间内,敌军看不清虚实,可能没问题,
但长时间下,了然的能力,大孝子很可能折损。
佛堂里,周云抱着李娘子,无奈叹息一声。
为今之计,只有提前决战了!
周云要全面进攻,逼迫宋军出城一战。
只是如此做,那就风险太大了,宋国主力可不弱啊。
若是楚军损耗太多,正遂了徐州郡的如意算盘,楚宋两虎之战,两败俱伤。
只不过,周云儿子都敢身先士卒,马革裹尸。
做老子的,难道还不敢打吗?
打的风险高,但获益也高 !
这将是一场豪赌。
下一刻,大楚赵王眼里闪过精光,转头对李义道。
“高屯山大纛前移巨野,本王要全力攻宋。”
“给孟百川进攻的军令,宋军若战,则灭之,若不战,则亡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