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友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么对于一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说,成为诗仙真的是他想要做的吗?这且不说了,就和你们百草谷有旧的柳三变他如果真的那么逍遥自在,那么为什么要去拜访晏相?只是官场不适合这样的人,让高力士为自己换鞋的李白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抱负。这个世界有才的人太多了,但是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人太少了,至少要忍的住自己脾气,才有更前进一步的机会,不然就只能在水里抓月亮了,尤其是小友现在这般境地。”韩夫子若有所指的说。
李星群也只得承认说:“先生教诲的是。”
“好了,本夫子想要听听你对论语或者说远古时代的儒家怎么看?”
“在下认为有利有弊吧,我们要根据先圣所在的年代来看,在那个时代夫子您是知道的,能读书的人都是贵族出身,对于这样出身的他们来说,他们需要一个人教他们怎么做官,而孔圣人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空缺,儒家天生就是为官的学派。”
韩夫子提出疑问的说:“既然远古时期的儒家是为官之道,为什么后面又出现了董仲舒的改革?”
“很简单,儒家是为官之道不假,但是为官之道和为君之道必然会有冲突的,儒家的改革是迟早的,哪怕没有董仲舒,也会有李仲舒、王仲舒、张仲舒,儒家迟早会成为显学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
“那小友眼中的君王之道是什么?”韩夫子若有所指的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记错的话,在清朝时期的茶馆里都写着“勿谈国事”。还是说只是因为文字狱的原因?才导致后世勿谈国事,而明清之前的时代都是那么开放的吗?李星群清了清嗓子说:“君王之道更加偏向于法家之道,但君王之道绝不等于法家之道。时代在变化,就如同现在的儒家不等于至圣时期的儒家一般。甚至于现在的儒家和董仲舒时期的儒家是不一样的了。”
“小友看来对我们儒家研究的很通透啊,那么小友又是怎么看待为君之道和为臣之道?”
“嗯?说实话没有什么看法。”李星群满是尴尬的说。主要前世学校没有教啊,腐败破旧的封建社会,除了那些朝代粉丝之外,应该没有人会去专门说某个皇帝多么多么的好。
“老夫观小友亦非凡人,不妨讲一讲你具体的看法。”
李星群摇头说:“这个真不能说,如果大人愿意我们还是回到儒家这个话题。”
“那好,我们继续回到儒家上,小友对于现在的儒家怎么看?”
“有些问题。”
“什么问题?”
“格物致知方面的问题。”
“小友这样一问一答就没意思了,还请小友一次说到位。”
李星群歉意的说:“夫子勿怪,因为这个话题太长了,所以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了。”
“没事,我们3人专门找一个地方慢慢聊。”
“呃,好吧。”
韩夫子带着苏铁冠和李星群二人来到3楼的一处雅间,李星群眼中闪过一丝骇然之色,这韩夫子的身份当真是不简单,不会又是皇家之人吧?3人进得雅间后,里面正坐着两个精神矍铄的老夫子,两人见到3人后,韩夫子先对两人说:“李石,铁冠你们直接称呼范夫子和尹夫子就好了。”
两人行礼说:“李石、苏铁冠拜见范夫子和尹夫子。”
两人都是朝堂之上的老狐狸:“好说,好说,两位都是我们东京府的大才,居然能遇到。”
“只是刚好是同乡。”
“哦?同乡你们两位是何处出身?”
“在下李石出自成都府路果州南充。”
“西川路眉州眉山苏铁冠,我们二人皆出自于蜀地。”
“啊,好,好!”